在近期舉辦的元氣森林經銷商大會上,創始人唐彬森宣布了2025年業績目標:整體營收同比增長26%,并延續連續三年雙位數增長的態勢。他特別指出,氣泡水、電解質水、維生素水、中式養生水及減糖茶等品類將成為增長引擎。與此同時,元氣森林宣布將旗下乳品品牌北海牧場從集團主體中拆分,獨立運營后將專注低溫酸奶賽道,而集團則進一步聚焦飲料主業。
作為元氣森林曾重點布局的乳品板塊,北海牧場自2018年成立以來便備受關注。其產品線涵蓋低溫酸奶與常溫乳品兩大領域:低溫酸奶包括寶石碗系列、果蔬農場系列及小果泥酸奶系列等;常溫產品則有水果牛乳、特濃牛乳及0蔗糖甜牛乳等。為支撐品牌發展,元氣森林曾投入大量資源:2021年斥資1.3億元在安徽滁州建成專業酸奶生產線,同年戰略入股奶牛牧場運營商澳亞集團,構建穩定奶源體系;2024年,位于湖北咸寧的第二座自建工廠投產,總投資超10億元,配備12條乳品生產線,年產能達15萬噸。
在渠道拓展方面,北海牧場快速覆蓋全國14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入駐超1萬家便利店及3000家KA連鎖商超,實現了從區域到全國的市場滲透。業績層面,品牌曾展現增長潛力——據公開報道,2022年營收較2021年增長30%,在競爭激烈的乳制品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低溫酸奶賽道正成為乳制品行業存量競爭中的亮點。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乳制品行業品類結構加速調整,低溫純牛奶與低溫酸奶表現突出,成為驅動增長與消費升級的核心動力。然而,賽道高增長背后暗藏競爭隱憂:自2024年底起,低溫酸奶價格持續低位震蕩,盡管銷售額同比小幅下滑,但其市場占比顯著提升。這一現象既反映消費者需求向低溫乳制品傾斜的趨勢,也與品牌間價格戰、促銷戰密切相關——激烈競爭拉低了單品價格,卻擴大了市場滲透率。
乳業專家分析認為,元氣森林剝離北海牧場的決策與乳制品行業激烈的價格競爭直接相關。“當前市場價格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低溫奶領域促銷力度持續加大,北海牧場缺乏規模效應支撐,難以與伊利、蒙牛等頭部品牌抗衡。”專家指出,行業巨頭憑借規模優勢可承受短期虧損,而北海牧場在此競爭格局下處境尷尬,剝離是合理的戰略選擇。不過,專家對北海牧場后續發展持樂觀態度,預計隨著行業價值回歸,其盈利能力有望提升。當前行業正處于低谷期,但長期來看,奶價回升與終端價格體系穩定后,市場環境將明顯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