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卡諾普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若成功上市,將成為港股市場中為數不多的工業機器人企業之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以2024年收入計算,卡諾普在中國焊接機器人制造商中位列第一,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財務數據顯示,卡諾普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收入分別為1.97億元、2.22億元、2.34億元和1.56億元,凈利潤則分別為2830萬元、170萬元、-1294萬元和844萬元。盡管凈利潤有所波動,但公司毛利率呈現上升趨勢,報告期內分別為27.5%、27.1%、30.4%和32.4%。公司表示,毛利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產品組合的優化和功能的增強。
在競爭激烈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中,卡諾普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公司副總經理鄧世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卡諾普不僅在傳統工業機器人領域保持穩健,還前瞻性地布局了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具身智能機器人集成了類人能力,能夠在多樣化環境中執行復雜操作,適應傳統上需要人為干預的任務。這種機器人配備了先進的傳感系統、移動性和決策能力,使其能夠處理動態、現實世界的任務,適用于需要精確、適應性和類人交互的環境。
鄧世海強調,具身智能機器人并不局限于人形,而是根據不同場景需求設計成各種形態。他指出,未來的機器人市場將呈現多樣化趨勢,農業、建筑業、服務業以及消費和家庭場景都需要大量機器人,各類機器人將相互補充,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例如,工業場景更關注質量、成本和效率,而家用場景則更注重安全和自主性。
卡諾普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已初見成效。根據公司招股書,具身智能機器人業務增速較快,毛利率超過50%。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2025年至2029年,全球具身智能機器人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7.0%。盡管目前四軸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和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收入占比不高,但卡諾普計劃通過持續研發投入拓展產品線,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7.1%、16.2%、15.4%和11.6%。
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卡諾普的供應商集中度較高。2024年,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額占比40.7%,最大供應商(RV減速器)占比18.2%。鄧世海解釋稱,工業機器人行業與汽車制造業類似,一旦選定供應商通常不會輕易更換,以確保零部件品控穩定。
卡諾普的收入增長主要得益于產品矩陣的擴展和海外市場的戰略性布局。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為10.5%,產品已出口至東南亞、拉丁美洲、南亞、歐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在馬來西亞設立了東南亞附屬公司,并在歐洲、印度、土耳其、墨西哥等地建立了服務站。
通過本次IPO,卡諾普計劃將募集資金用于生產廠房租賃和新生產線開發,以支持產能擴充。公司選擇港股上市,旨在提升國際品牌影響力。鄧世海表示,港股上市后財報透明度提高,有助于客戶根據財報關注公司情況,從而推進“出海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