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迎來重要里程碑——第50萬輛整車正式下線。公司創始人雷軍通過社交平臺宣布,這一成績僅用時1年零7個多月,刷新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快量產紀錄。從首臺量產車交付到突破50萬大關,小米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制造體系的效率與韌性。
在交付目標方面,小米汽車持續突破預期。雷軍透露,年初制定的30萬輛年度目標已于3月上調至35萬輛,目前正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預計本周將提前完成全年任務。更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交付量有望突破40萬輛,顯示出市場對小米產品的強勁需求。
面對產能爬坡與品質保障的雙重挑戰,雷軍強調安全與交付并重。"安全是智能電動汽車的生命線,我們建立了覆蓋全鏈條的質量管控體系。"他表示,在確保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工廠正通過智能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縮短用戶等待周期。目前,部分車型的交付周期已較初期縮短約40%。
技術創新領域,小米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2000億元研發資金,重點布局AI與智能制造融合。雷軍透露,公司正在開發新一代智能駕駛系統,計劃明年實現全場景自動駕駛功能升級。同時,位于北京的"黑燈工廠"已實現90%工序自動化,為大規模量產提供技術支撐。
財務數據顯示,小米汽車業務已進入盈利通道。三季度財報顯示,智能電動汽車板塊實現營收283億元,毛利率達15.3%,單季盈利7億元。業內人士分析,隨著規模效應顯現,小米汽車有望在2025年實現全年盈利,成為集團新的增長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