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能應用“通義”近日完成重大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千問”,同時將Android版本從3.x直接躍升至5.0版本。這一動作不僅標志著產品定位的轉變,更被視為阿里在AI戰略布局上的關鍵一步,從企業級服務向消費級市場全面拓展。
“千問”的核心能力基于阿里自研的大模型體系Qwen,被定位為集團最重要的AI應用入口。官方將其描述為“真正會思考的AI助手”,支持專業問答、長文本理解、智能寫作及多模態識別等復雜任務。在功能升級方面,智能問答能力得到顯著強化,可提供結構化回答,并針對學習、職場和專業領域優化;智能寫作模塊支持新聞稿、郵件、營銷文案等多體裁生成,并能自動調整語氣與格式;視覺識別功能則通過拍照實現物體、表格和文檔的精準識別,結合推理能力給出答案或總結。
此次更名并非簡單的名稱調整,而是阿里向C端消費級AI市場發起沖擊的重要信號。此前,阿里的大模型主要服務于企業客戶,但隨著AI Agent趨勢的興起,科技巨頭紛紛將技術轉向通用助手化。阿里計劃將“千問”與淘寶、釘釘等生態產品深度融合,構建AI驅動的多場景智能服務體系。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在To B市場和模型研發領域具備技術積累,但在消費端應用分發層面尚未形成強勢入口,“千問”的推出標志著其從“技術供應商”向“AI終端入口競爭者”的轉型落地。
當前,AI應用領域的競爭已從“模型參數比拼”轉向“用戶規模與生態入口爭奪”。OpenAI、meta及中國多家頭部科技企業相繼推出全能型AI助手產品,將市場推向新階段。在此背景下,“千問”的入場被視為阿里正式加入核心競爭區的標志。其能否成為阿里布局AI時代的關鍵入口,將取決于用戶接受度、產品體驗的持續優化以及與生態體系的深度協同。此次品牌升級無疑表明,消費級AI戰場已成為阿里戰略布局的重點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