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費市場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作為行業領軍者的伊利股份正以全新姿態引領行業變革。11月18日,以“聚力成長·價值啟新”為主題的伊利投資者日活動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的投資者共同見證了這家乳業巨頭在經營成果、技術創新及戰略布局方面的最新進展。活動不僅展現了伊利從傳統乳制品企業向全域營養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成果,更引發了市場對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度思考。
中國乳業正經歷從“量增”到“質升”的關鍵轉型。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致辭中指出,行業已進入以多元化、精細化需求為導向的新階段,結構性增長機會取代了過去的普適性增長。具體來看,國民健康意識提升帶來的持續需求、高線城市消費升級催生的多元化場景、以及成人營養品等差異化賽道的爆發潛力,構成了行業增長的三大核心驅動力。據預測,到2030年成人營養品市場規模將突破3000億元,展現出巨大的市場空間。
面對這一趨勢,伊利通過“多元化品類布局、產業鏈轉型升級、全球化縱深推進”三大戰略構建系統性增長極。在成人營養領域,公司已形成完整的產品矩陣:中老年奶粉連續十年保持市占率第一的“欣活”系列,正延伸至特醫食品、功能保健品等高附加值賽道。針對當前營養品市場集中度較低的現狀,伊利計劃依托技術優勢,重點布局益生菌和蛋白質補充劑領域,力爭躋身核心賽道前五。
在產業鏈升級方面,伊利將目光投向乳深加工領域。當前中國乳制品深加工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關鍵原料如乳清蛋白、酪蛋白等高度依賴進口,2024年進口原料折算原奶占比達35%。伊利正系統布局乳脂、乳蛋白、乳糖等深加工品類,計劃通過國產替代切入烘焙、茶飲、保健品等B端市場,未來5-10年內將該業務打造為百億級板塊。這一布局不僅將推動國內消費從“喝奶”向“吃奶+用奶”升級,更有望重構中國乳業消費圖景。
全球化戰略方面,伊利已形成覆蓋東南亞、中東、歐洲、大洋洲和美洲的完整布局。通過三大組織體系協同運作:國際業務部以印尼、泰國為樞紐輻射18個市場,冰淇淋業務在印尼從行業第八躍升至第一梯隊;澳優產品出口至30余國,羊奶粉占據全球52%市場份額;新西蘭基地專注高附加值原料,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高端產品占比提升至60%。這種“全球資源+全球市場”的雙循環模式,為伊利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公司明確2030年戰略目標,將通過提升市場份額和產品附加值,推動國際化征程從規模擴張邁向質量并舉的新階段。
在實現業務增長的同時,伊利始終將股東回報置于重要位置。自1996年上市以來,公司已累計實施25次分紅,總額達585.66億元,連續6年分紅比例超過70%,穩居中國乳企首位。今年公司首次實施年中分紅,并發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2025-2027年度每年現金分紅比例不低于75%,每股派息不低于2024年度的1.22元(含稅),且董事會可根據情況提議中期分紅。這一系列舉措強化了股東回報的確定性,彰顯了公司對長期發展的信心。
從扣非凈利潤突破百億驗證主業健康度,到多元業務矩陣構建抗周期能力,再到持續強化的股東回報機制,伊利正以扎實的業績和清晰的戰略,鞏固其作為中國消費品龍頭股的地位。在消費升級與全球化雙重驅動下,這家乳業巨頭正在書寫新的增長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