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近日公布的2025/26財年中期業績顯示,盡管面臨硬件成本攀升與前期投入加大的雙重壓力,這家科技巨頭仍憑借AI業務驅動實現強勁增長。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的六個月內,集團營收達392.8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第二財季(6-9月)單季營收突破204.5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這一表現不僅超越疫情期間峰值,更凸顯其在全球科技產業波動中的抗風險能力。
作為全球PC市場領導者,聯想二季度個人電腦業務全球市場份額同比提升1.8個百分點至25.6%,穩居行業首位。但存儲芯片價格飆升正對其成本結構形成嚴峻挑戰。TrendForce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5年四季度NAND Flash與DRAM價格持續走高,DDR5內存顆粒價格自9月以來暴漲307%,直接推高終端設備生產成本。以筆記本電腦為例,存儲成本占整機物料清單(BOM)的比例已從10%-18%擴大至20%以上。該機構預測,若品牌廠商轉嫁成本,2026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均價將上調5%-15%,出貨量增速可能從1.7%轉為下滑2.4%。
成本壓力在短期財務數據中已有體現。第二財季聯想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至3.4億美元,毛利率降至15.4%,較去年同期下滑0.3個百分點;上半財年毛利率為15.1%,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集團解釋稱,這主要源于存儲等關鍵元器件價格上漲,以及收入增長約30%的基礎設施方案業務仍錄得1.18億美元經營虧損。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業績說明會上坦言,存儲供應短缺與價格攀升可能延續至明年,但聯想憑借供應鏈優勢具備超越競爭對手的應對能力。
聯想的應對策略圍繞供應鏈韌性展開。集團通過與核心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采用提前鎖定產能、簽署長期協議等方式,確保未來1-2個季度關鍵零部件穩定供應,同時通過靈活的價格調整機制維持產品市場競爭力。這種策略已初見成效:上半財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大漲40%至8.46億美元,顯示核心經營韌性未受短期成本波動顯著影響。
AI業務成為財報最大亮點。上半年,聯想AI相關收入占總營收比例達29%,同比提升15個百分點。智能設備領域,二季度AI PC出貨量占比達33%,在全球Windows AI PC市場占據31.1%份額,中國區AI筆記本出貨量占比同樣突破30%。基礎設施及方案服務方面,AI服務器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AI驅動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拉動方案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經營溢利增長28%。這些數據表明,聯想正從傳統硬件廠商向AI解決方案提供商加速轉型。
技術投入為增長提供底層支撐。上半財年,聯想研發支出同比增長8%,重點投向混合式AI戰略,通過可復制的軟硬件落地方案將技術轉化為規模化收入。集團表示,基礎設施業務不會因零部件價格波動受到重大影響,對后續市場保持充足信心。這種信心源于雙重增長引擎:短期依靠成熟供應鏈對沖成本波動,長期則通過AI研發培育"第二增長曲線"。在PC市場基本盤穩固(IDG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的基礎上,AI業務的爆發式增長正為聯想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