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迎來重要里程碑,第50萬輛整車在北京亦莊超級工廠正式下線。從首輛交付到完成這一目標僅用602天,刷新全球新能源車企最快紀錄。雷軍在社交平臺宣布,為慶祝這一成就,將向消費者贈送6萬個合金車模,包括1.5萬個1:43比例和4.5萬個1:64比例模型。據最新財報顯示,小米汽車三季度交付量突破10萬輛,智能電動汽車業務收入達283億元并實現單季度盈利。雷軍透露,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預計超過40萬輛,YU7系列SUV已在10月登頂中國市場SUV銷量榜。
科技領域競爭持續升溫,Google在Vertex AI平臺推出新一代圖像生成模型Gemini 3 Pro Image。該模型定位為"推理模型",支持最高64K輸入token與32K輸出token,分辨率可達4K。其核心優勢在于生成前進行內部推理,顯著提升圖像質量與事實準確性,特別適用于多語言長文本渲染和復雜創意工作。愛詩科技旗下PixVerse已接入該模型,用戶可通過平臺實現多圖合成高清創作。與此同時,OpenAI緊急推出GPT-5.1 Pro,在復雜任務推理與表達能力上實現突破,被視為對Google的直接回應。
消費電子市場迎來多款重磅新品。徠卡正式發布Q系統第二代黑白相機Q3 Monochrom,搭載6000萬像素專用黑白感光元件,支持8K視頻錄制,售價56300元。榮耀500系列確認配備8000mAh青海湖電池,可連續刷抖音31小時,全系標配驍龍8系旗艦芯片。vivo S50系列則全系搭載第二代3D超聲波指紋識別,濕手暗光環境下仍可快速解鎖,Pro mini版本跑分突破300萬。廣汽豐田全新威蘭達以15.98萬元起售價入市,首次將中型SUV混動價格拉入20萬元區間,搭載豐田TSS 4.0智駕系統與高通驍龍8155P芯片。
企業動態方面,魅族科技大樓掛牌出售引發關注。該位于珠海的23848平方米建筑總價約2.5億元,魅族官方回應稱租期尚長仍會持續運營。自2022年被吉利收購后,魅族業務重心已轉向FlymeAuto車載系統與智能眼鏡領域。飛書多維表格推出的"應用模式"則為企業帶來新變革,該功能支持非IT人員快速搭建專業業務系統,結合AI能力提供智能數據分析,底層架構支持單表千萬級數據協同。螞蟻集團全模態AI助手"靈光"上線三天即沖上App Store總榜第七,其核心亮點在于30秒生成可交互小應用,支持3D動畫與地圖等多模態輸出。
汽車行業創新不斷,梅賽德斯-AMG GT XX概念車在廣州完成中國首秀。這款搭載軸向磁通電機的電動超跑,峰值功率超1000千瓦,最高時速突破360公里。在意大利納多賽道連續行駛40075公里后,刷新24小時電動車行駛里程紀錄。其800伏高壓架構實現5分鐘增加400公里續航,智能直接冷卻系統使單根電纜充電功率達1041千瓦。華為與東風汽車聯合打造的"奕境"品牌同步亮相,該品牌搭載華為乾崑智駕系統,提供車位到車位2.0等安全功能,成為首個深度用戶共創的汽車品牌。
行業觀察顯示,中國智能腕戴市場持續擴張。洛圖科技研報預測,2025年全年銷量將突破7100萬臺,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產品功能正從數據記錄向主動健康干預轉型,血氧監測、ECG心電圖等功能普及推動行業進入準醫療級階段。市場細分形成三大方向:心血管慢病管理、重點人群安全守護、專業運動康復訓練。企業紛紛加強醫療認證,華為WATCH D系列與Apple Watch Series 11已具備高血壓管理功能,小米H1電話手表則聚焦兒童定位與跌倒檢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