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券行業迎來重大整合動態,中金公司宣布啟動對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的吸收合并,這一動作被視為匯金系券商牌照深度優化的關鍵舉措。根據披露的財務數據與戰略規劃,此次合并預計將顯著提升中金公司的資產規模、行業排名及綜合競爭力,同時為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提供重要實踐樣本。
合并后,中金公司核心財務指標將實現跨越式增長。以2025年三季度數據為基準,其總資產將從7649億元躍升至10096億元,行業排名從第六位升至第四位;凈資產由1178億元增至1747億元,排名從第九位躍居第四位,僅次于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與華泰證券。營業收入方面,合并后合計達274億元,較原中金增長32%,行業排名從第六位升至第三位;凈利潤95億元,同比增長45%,排名從第十位提升至第六位。細分業務中,經紀業務收入增長33%至60億元,投行業務收入增長15%至34億元穩居行業第二,資管業務收入增長26%至13億元,投資收入增長29%至142億元,行業排名升至第三位。
區域布局與業務協同成為合并的另一核心看點。東興證券在福建區域深耕多年,擁有77家營業部中34家布局于此;信達證券則在遼寧市場占據優勢,82家營業部中33家位于當地。合并后,中金公司營業部總數將達374家,較原216家增長73%,員工總數從14650人增至20112人,增幅37%。這種網絡擴張不僅強化了區域覆蓋密度,更通過資源整合實現從核心城市到下沉市場的服務延伸。例如,中金財富成熟的買方投顧模式有望向兩家券商的零售客戶輸出,依托“中國50”等明星產品矩陣與RITAS數字化平臺,推動專業財富管理服務覆蓋更廣泛群體。
牌照整合與股東結構調整同步推進。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金基金、信達澳亞基金、東興基金的非貨幣AUM分別為854億元、644億元、217億元,合并后相關基金牌照預計將進入整合流程,進一步提升資管業務規模效應。股東層面,東興證券原控股股東東方AMC持股比例將從45%稀釋至約7.1%,利潤貢獻從9.6億元降至9.0億元;信達證券原控股股東信達AMC持股比例則從78.7%調整為約16.9%,利潤貢獻從14.2億元增至21.5億元。這一差異源于信達證券PB估值較高,在換股合并中獲得了更優的股權對價。
此次合并的深層邏輯在于響應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構建2至3家國際一流投行”的戰略目標。目前,匯金系(含中金公司)與上海系(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已占據兩個席位,行業整合節奏明顯加快。中金公司此次動作不僅是對2016年收購中投證券經驗的復用——彼時通過整合中投證券的零售網絡,中金財富平臺得以成型,客戶資產規模突破3.18萬億元——更標志著其從“機構投行”向“全客群綜合服務商”的轉型深化。合并后,中金公司有望依托374家營業部的渠道網絡,實現“高端投行+區域財富”的雙輪驅動,同時通過統一風控標準與技術系統,避免內部資源內耗,形成“規模效應+業務協同”的雙重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并未納入長城國瑞,市場推測或因其非上市公司身份導致借殼上市流程復雜。而匯金系持有的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等券商牌照是否納入后續整合,仍需觀察。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證券行業供給側改革提速,頭部券商通過并購重組提升國際競爭力的路徑已愈發清晰,中金公司的此次嘗試或將為行業提供重要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