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波動加劇,創業板指領跌,滬深兩市成交額縮減至1.7萬億。在12月16日的交易中,高位股普遍回落,包括建設工業在內的多只股票經歷了劇烈的價格波動,而中百集團等高位股則在尾盤遭遇拋售壓力。盡管市場整體表現疲軟,但仍有超過百只股票漲停或漲幅超過10%,顯示出一定的市場活躍度。
從板塊角度看,大消費板塊繼續領跑市場,零售、冰雪產業和養老等多個細分領域表現搶眼。文峰股份、友阿股份等十余只零售股漲停,這得益于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的《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以及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的積極數據。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利好,推動了大消費板塊的持續上漲。
與此同時,冰雪產業和養老概念股也表現出色,長白山、大連圣亞等個股漲停。這主要受益于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大力發展冰雪經濟和銀發經濟的表態,為相關板塊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股連續快速上漲,市場高位承接能力有所下降,部分高位股已出現預警信號。
在科技板塊方面,銅纜高速連接概念股表現突出,博創科技、兆龍互連等多只股票漲停。這一上漲趨勢主要受到美股ASIC AI芯片巨頭博通業績大增的提振,以及AEC(有源銅纜)需求快速增長的影響。市場認為,如果銅纜高速連接概念能夠持續走強,那么ASIC算力方向或將成為下一個炒作熱點。
個股層面,高位股的虧錢效應進一步蔓延,建設工業、帥豐電器等股票上演“天地板”,而中百集團、三維通信等熱門股也在尾盤遭遇拋售。這導致高位連板股數量大幅減少,炸板率超過40%。盡管如此,市場仍有超過百只股票漲停,顯示出市場整體流動性相對充沛,部分短線資金仍在積極尋找新機會。
從技術指標來看,市場短線存在進一步向下探底的可能。三大指數全線收跌,且尚未出現明確的止跌企穩信號。然而,從盤面角度來看,消費、AI和機器人等熱門板塊仍然活躍,為市場提供了一定的支撐。整體來看,雖然短線題材炒作呈現出逐步退潮的態勢,但市場量能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因此后續大概率不會出現全面殺跌的情況。
政策面上,財政部數據顯示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0.6%,而中央財辦則表示明年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重點是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起來。這些政策舉措有望為市場提供新的增長點,推動經濟持續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