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算力已成為支撐這一領域前進不可或缺的基礎資源,與數據和算法共同構筑起AI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特別是以DeepSeek為代表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的興起,全球范圍內的算力需求急劇增長。面對高昂的本地算力建設和運維成本,眾多企業紛紛轉向智算中心,尋求高效且經濟的算力解決方案。
智算中心,作為專注于AI應用和大數據計算的云端服務平臺,憑借GPU、FPGA等高性能硬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強大算力支持。2023年末,中國正式提出“東數西算”工程戰略,將算力視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生產力,積極推動跨區域智算中心的建設與發展。這一背景下,企業在部署AI應用時,面臨著如何合理選擇智算中心的新挑戰。
在選擇算力供應商時,企業首要關注的是相關資質審查,以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在中國境內提供算力服務,需依據《電信條例》取得相應資質,涵蓋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信息服務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等多種類型。根據服務模式的差異,所需資質也有所不同,如IaaS、PaaS模式要求B11類資質,而PaaS、SaaS模式則進一步要求B25類資質。
針對特定領域的智算中心,還需具備相應的專業資質。例如,根據2024年《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有關測繪地理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處理智能網聯汽車回傳的地理信息數據,必須由具備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等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這意味著,僅擁有互聯網地圖服務資質的智算中心,將無法合規處理原始測繪數據。
自貿區內的特殊政策或通道,也為算力服務提供了更多選擇。如北京自貿區發布的數據出境負面清單,幫助企業規劃數據跨境傳輸;海南自由貿易港為國際數據中心業務提供專用通道,享受出境評估、境外芯片選擇等方面的特殊待遇;上海臨港則在數據出境備案、評估及離岸數據加工方面提供便利。
在合規義務方面,智算中心需嚴格遵守《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落實等級保護制度,并協助企業客戶完成其應用的等級保護工作。若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被列入《網絡關鍵設備和網絡安全專用產品目錄》,還需遵守《網絡關鍵設備安全通用要求》。同時,智算中心應在規定或約定的期限內,持續提供安全維護服務,確保服務期間的安全穩定。
網絡安全審查同樣不容忽視。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采購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網絡產品和服務時,需進行網絡安全審查。智算中心若被視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且核心技術供應商來自境外,一旦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可能導致服務中斷。因此,企業在簽訂服務協議時,應明確應對措施及責任劃分,避免智算中心濫用不可抗力條款。
在權責歸屬方面,知識產權條款是企業需重點關注的內容。AI成果的知識產權通常歸使用者所有,但智算中心可能會因其內嵌的特定算法模型對AI成果有重要貢獻,而要求主張共同權利或基于合同條款享有特定權利。智算中心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還可能面臨知識產權及人格權糾紛。例如,在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理的全國首例AI生成聲音人格權侵權案中,雖某云計算平臺被列為被告,但法院認定其無主觀過錯,最終免于擔責。這預示著智算中心未來可能面臨更多此類糾紛,企業在選擇時應仔細審閱服務協議中的責任條款。
企業在選擇智算中心時,還應考察其法律合規情況,包括運營資質、安全記錄等。需確認是否發生過數據安全事件或受到監管部門處罰,并明確數據受托處理機制,了解數據處理流程及存儲政策。同時,特別關注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保護條款,避免權屬糾紛。企業與智算中心應就極端情況制定預案,如硬件供應商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等情形的應對措施。最后,雙方必須約定數據泄露及網絡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方案和責任劃分機制,確保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