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一次重大品牌重塑中,“太平洋科技”以全新姿態亮相,以“以科技敬生活”為核心理念,正式踏上征程。兩年來,這家科技媒體不僅深化了內容的廣度與深度,還積極擁抱AI時代,致力于探索科技的溫度與實踐價值。
值此品牌煥新兩周年之際,太平洋科技匯聚了多位行業精英,包括釘科技網總編丁少將、森科技主理人胡洪森、科技行業觀察者馬聰、鈦媒體副總編項歐、百姓家電網總編楊帆、All Value Insight Data (AVI)首席研究官趙梅梅以及視聽圈創始人湯建波,共同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對話。此次云探討以“AI時代,用有溫度的科技產品重新定義‘精致生活’”為主題,旨在通過深度對話,探尋AI科技如何與生活完美融合,創造前所未有的價值。
在這場思想碰撞中,丁少將指出,家電企業擁抱AI大模型,是新技術趨勢下家電產品價值重構的關鍵探索。他強調,企業不能止步于簡單應用,而應基于通用大模型,訓練出適用于家庭場景的垂直模型,打造豐富的AI應用,真正提升用戶的生活體驗。
胡洪森則從AI介入的廣度和深度出發,探討了AI與家電融合的挑戰與前景。他認為,盡管存在挑戰,但行業正積極尋求統一技術標準,加強安全保障,推動“AI+家電”的廣泛應用,以滿足存量需求,助力行業全面智能化。
馬聰則直擊要害,指出當前科技行業與AI大模型整合面臨的諸多挑戰,如技術融合淺、數據孤島、場景適配錯位等。他認為,盡管擁抱AI大模型不能立即帶來行業的華麗轉身,但這是必然趨勢,需要持續探索與實踐。
項歐則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樂觀地看待AI對家電行業的變革。他認為,新的AI模型將大幅降低企業在云端的部署和算力成本,提升用戶體驗,使智能化體驗從大家電普及到中小型家電,推動全生態化的家電巨頭崛起。
楊帆同樣持樂觀態度,他認為“AI+科技”是傳統企業的重大進步,為產品性能提升與行業升級開拓了新思路。他強調,當前正積極探索產品與AI的結合點,致力于提升技術整合水平,突破技術瓶頸,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
趙梅梅則深入分析了家電行業AI轉型的現狀與挑戰。她認為,盡管面臨技術算力成本、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挑戰,但AI大模型與家電行業的深度融合已勢不可擋。未來,智能家電有望從“功能替代”進化為“主動服務”的數字生命體,實現產業價值重構。
湯建波則以生動的比喻,描述了AI應用的進化路徑。他認為,盡管當前的AI應用還有些粗糙,但正如構建一個漂亮的家,需要經歷從鋼筋水泥到毛坯房、再到精裝修的過程。他期待在3-5年內,AI+科技將帶來真正的質變,讓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