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科創板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走過了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作為科技創新與資本市場的交匯點,科創板不僅見證了科技創新的蓬勃發展,更成為了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
這一年里,科創板書寫了諸多新篇章,其含金量和含新量顯著提升。市場政策的暖風頻吹,為科創板的穩健前行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創50指數在年內實現了穩健反彈,特別是自10月以來,其表現明顯強于上證滬深300和創業板等指數。半導體行業的穩步復蘇,以及AI板塊的逐漸轉暖,使得科創板公司進一步向高質量、高創新方向邁進。
截至12月30日,科創板上市股票數量已達到581只,總市值約為7.5萬億元,總股本超過2350億股。與往年相比,盡管今年科創板整體IPO上市速度有所減緩,但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卻得到了顯著提升。2024年全年,僅有15家科創板新股上市,這嚴格遵循了新“國九條”中嚴把發行入口關的要求。
個股層面,科創板市值超千億的公司達到了8家,比去年增加了兩家,且單只股票市值增長顯著。以中芯國際為例,其市值從年初的市場波動中逐漸恢復,目前總市值已達7918.91億元,成為科創板市值最高的公司。海光信息、寒武紀、百濟神州、金山辦公、中微公司、傳音控股、聯影醫療等公司也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其中寒武紀和中微公司是今年的新成員。
從業績表現來看,科創板公司今年以來的營業收入穩中有增。前三季度,科創板全體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合計超過1萬億元,平均營業收入達到17.34億元,同比增長率達38.29%。利潤方面,前三季度科創板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總和為441.66億元,平均歸母凈利潤為0.76億元。
在政策方面,2024年堪稱科創板的“豐收之年”。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如“科八條”及鼓勵科技創新企業的并購重組政策等相繼出臺,激發了市場活力,提升了IPO的整體質量。在政策的推動下,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活動頻繁,年內合計公告重大資產重組案例共8起,顯著高于往年。
并購重組政策的加碼不僅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還為上市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同時,在鼓勵市值管理、提質增效重回報等行動方案的引領下,科創板回購規模也創歷史新高。自年初至12月30日,計劃回購股票的科創板公司數量已超過250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46家。
新股發行方面,盡管今年科創板IPO數量有所減少,但整體質量顯著提升。15家新上市的企業中,有10家在上市首日股價翻倍,其中先鋒精科上市首日漲幅高達533.84%。這些高質量的新股不僅為科創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在個股股價優異表現的背后,是科創板從資本市場方面支持中國硬科技發展的有力體現。科創板獨有的“新質生產力”不僅推動了企業的創新發展,還為投資者帶來了長期的投資價值。展望未來,隨著國內政策的加碼和市場需求的逐漸回暖,科創板公司業績有望企穩回升,其長期投資價值也將逐漸凸顯。
科創板還涌現出了一批股價表現突出的個股。今年初至12月30日收盤,先鋒精科、寒武紀、燦芯股份等多只股票的漲幅超過200%,甚至達到500%以上。這些個股的優異表現不僅彰顯了科創板的投資潛力,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