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迎來了本年度最后一只新股——N國貨航的上市。該股票首日表現強勁,收盤時漲幅接近3倍,為投資者帶來了單簽近3500元的盈利。至此,2024年的新股上市活動圓滿落幕。據統計,全年共有100只新股登陸A股市場,這一數字較去年減少了近70%,創下了自2013年以來11年間的最低紀錄。
從月度分布來看,今年新股上市的高峰期出現在1月、10月和12月,這三個月份的新股上市數量均在10只以上。相比之下,5月和4月的新股上市數量則相對較少。從歷史數據來看,新股上市往往集中在年中和年末,特別是在過去五年的統計中,7月、8月和12月的平均新股上市數量均超過了39只,而2月、1月和5月的平均上市數量則相對較低。
在行業分布方面,電子、機械設備、基礎化工、電力設備和計算機是今年新股上市的主要行業板塊,這五個板塊的新股數量合計占比接近七成。汽車、國防軍工、醫藥生物、輕工制造和有色金屬等板塊的新股數量也相對較多。從上市板塊來看,創業板以38只新股的數量占據了近四成的份額,北交所、滬市主板、科創板和深市主板則分別占比23%、17%、15%和7%。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新股的發行價普遍較低。據統計,年內上市新股的平均發行價為22.4元,非北交所新股的平均發行價為26.0元,均明顯低于去年的水平。其中,N國貨航的發行價僅為2.3元,成為年內發行價最低的新股之一。而諾瓦星云的發行價則高達126.9元,成為年內發行價最高的新股。
在首日表現方面,今年上市的新股整體表現強勁。平均上漲幅度接近252.8%,中位數漲幅也達到了166.7%,均明顯高于去年的水平。其中,有71只新股首日漲幅翻倍,占比高達71%。紅四方、強邦新材、長聯科技和上大股份四只新股的首日漲幅甚至超過了10倍。唯一首日破發的新股是上海合晶。從單簽盈利來看,年內上市的滬深新股中,有59股首日盈利超過1萬元,“萬元肉簽率”接近77%。長聯科技和諾瓦星云的單簽盈利規模更是雙雙超過了1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