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券商行業因業務違規問題再次受到廣泛關注。多家知名券商在年末之際相繼收到監管機構的罰單,揭示了行業內部在合規和風險管理方面的薄弱環節。
12月27日,申萬宏源證券、國信證券、銀河證券、江海證券以及興業證券旗下的興證資管和甬興證券旗下的甬興資管等六家機構,共計收到了七張罰單。這些罰單涉及的問題主要包括內控管理不完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不到位、風險管理不足以及賬戶實名制管理缺失等。
具體來看,申萬宏源證券因場外衍生品業務及經紀業務存在多項違規,被上海證監局出具了警示函。違規行為包括交易對手適當性管理不到位、未落實場外期權業務負面客戶管理機制要求、風險限額管理不足等,違反了多項相關法規。
國信證券同樣因場外衍生品業務存在為客戶提供違規便利、適當性核查不完善等問題,被深圳證監局責令改正。這些問題違反了《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和《證券公司收益互換業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江海證券則因債券投資交易過程中存在規避內控及監管要求的行為,被黑龍江證監局處罰。該行為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的不完善,兩名時任負責人也因此被出具警示函。
興業證券旗下的興證資管也因多項違規被福建證監局處罰。違規行為包括部分單一資管計劃為銀行理財規避監管要求提供便利、債券池管理不到位等,這些問題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興證資管被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整改。
甬興證券旗下的甬興資管也因私募資產管理業務投資管理不規范被上海證監局責令改正。具體問題包括個別私募資產管理計劃主動管理不足,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這些罰單不僅揭示了券商在業務合規和風險管理方面的不足,也再次提醒行業和市場,加強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的重要性。隨著衍生品市場的日益復雜,券商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合規和風險管理能力,以應對新的挑戰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