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期貨交易所近日發布公告,宣布對碳酸鋰期貨部分合約的交易手續費及交易限額進行重要調整。這一舉措被市場解讀為監管層引導理性交易、防范短期過度波動的關鍵動作,旨在提升市場運行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根據公告內容,自2025年11月24日交易時起,碳酸鋰期貨LC2601合約的交易手續費標準將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三點二,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同步上調至相同水平;而LC2602至LC2605四個合約的交易手續費則統一降至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一點六,日內平今倉費用同步下調。與此同時,交易限額方面,非期貨公司會員及客戶在LC2601合約上的單日開倉量被限制為不超過500手,其他四個合約的單日開倉量上限則為2000手。值得注意的是,套期保值與做市交易不受此限制,實際控制關系賬戶將合并計算開倉量。
市場分析指出,此次調整背景與碳酸鋰期貨市場近期的劇烈波動密切相關。作為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鋰期貨自上市以來交易活躍度持續攀升,但近期價格波動加劇引發監管關注。11月20日,主力合約盤中刷新年內高點后回落,最終收漲0.84%至98980元/噸。四季度以來,市場供需格局呈現明顯分化:供給端因枧下窩項目復產推遲而受限,疊加需求端新能源汽車年末沖刺、儲能領域訂單激增,形成供需共振局面。據統計,約20家磷酸鐵鋰企業已實現滿產運行,預計這一狀態將延續至年末,主要受下游電芯廠訂單大幅增長驅動。
國投期貨分析顯示,當前碳酸鋰市場呈現多重利好疊加態勢。下游材料廠生產積極性高漲,純電重卡項目推進、傳統車銷售旺季以及儲能電芯供不應求共同推高需求。庫存方面,市場總庫存持續減少,貿易商增庫現象顯現,中游環節情緒回暖對現貨價格形成支撐。澳大利亞礦商最新報價升至1055美元/噸,礦端價格走強進一步鞏固成本支撐邏輯。技術面上,碳酸鋰期價已突破關鍵區間,呈現持續去庫與下游強勁的雙重驅動特征。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交易所通過手續費與交易限額的組合調控,能夠有效抑制短期投機行為,為市場降溫的同時保障功能正常發揮。隨著市場環境變化,未來監管層可能繼續動態優化相關參數,以適應碳酸鋰期貨市場的發展需求。當前市場參與者正密切關注供需格局演變,尤其是復產進度與需求持續性的博弈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