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的演講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位互聯網領域的資深企業家,以其出色的狀態成為話題焦點。1968年出生的他,今年已步入57歲,即將從“知天命”邁向“六十耳順”的人生階段。關于“耳順”的含義,學術界存在不同解讀,其中傅佩榮教授的觀點認為,“耳”在此并無實際意義,“六十耳順”是對“五十而知天命”的延續,強調在理解天命后,應順應正道,積極踐行使命。
從李彥宏在大會后的媒體采訪中,可以感受到他思想層面的顯著變化。他反思了百度過往項目成敗的經驗,指出技術主導的項目成功率更高,而依賴市場規模等非技術因素的項目則容易失敗。他明確表示,技術是百度的核心優勢,未來將以此為指引,謹慎選擇新項目。
李彥宏的這番話,體現了他在戰略選擇上的成熟。他坦言,即使新項目可能面臨多次失敗,甚至需要長期投入,百度也愿意堅持。這種態度,標志著百度從過去的“機會主義”轉向了更加聚焦的“長期主義”。
回顧百度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其曾涉足多個領域,包括團購、電商、外賣、支付和直播等,但這些項目大多未能取得預期成功。近年來,百度與吉利的合作造車項目也因多種原因終止。然而,這些嘗試并非毫無價值,它們幫助百度逐步明確了自身的使命,塑造了更加堅定的戰略方向。
與這些波折形成對比的是,百度在AI領域的持續投入取得了顯著成果。如今,百度在AI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李彥宏在大會上宣布,蘿卜快跑每周全無人訂單數已超過25萬,全球出行服務次數突破1700萬,穩居全球第一。
蘿卜快跑項目曾面臨諸多質疑,但百度通過低調務實的方式,逐步證明了其可行性。這一項目的成功,不僅為百度帶來了商業回報,也為其在AI領域的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除了無人駕駛,百度在AI產業鏈的其他環節也有全面布局,從芯片到終端,再到原生應用生態,形成了完整的生態體系。
在面向消費者的市場,百度推出了文心大模型;在面向企業的市場,則發布了全球首個可商用的“自我演化”超級智能體“伐謀”。然而,盡管百度在AI領域布局廣泛,但在市場推廣方面仍面臨挑戰。例如,文心大模型的APP在上線兩年內多次更名,從“文心一言”到“文小言”,再到如今的“文心”,反映了百度在定位上的調整。
這種頻繁的改名,雖然旨在吸引更多用戶,但也暴露了百度在戰術層面的搖擺。不過,隨著李彥宏思想的轉變,百度在戰略上更加聚焦,戰術上也有望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文心大模型APP最新主推的“魔法漫畫”功能,便是一個積極的嘗試,其出色的用戶體驗贏得了用戶好評。
百度的發展歷程,是一部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AI時代的轉型史。在這個過程中,百度經歷了迷茫、抉擇和挫敗,但始終沒有放棄在AI領域的投入。如今,隨著戰略方向的明確和戰術層面的調整,百度正迎來新的發展階段。
從多元布局到聚焦核心,從偏離正軌到找回初心,百度的探索過程也是李彥宏個人成長的寫照。在“知天命”之后,百度和李彥宏正步入“順天命”的新階段,期待在AI領域創造更多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