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董事長黎輝近日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專訪時透露,自己是一位重度咖啡愛好者,日常工作中幾乎離不開咖啡。他表示,無論是開會時還是健身前,都會飲用咖啡以提升狀態,平均每天的咖啡攝入量超過六七杯。
針對瑞幸部分產品以9.9元價格銷售仍能盈利的疑問,黎輝回應稱,這取決于具體品類和產品策略。他強調,即便在補貼力度較大的情況下,公司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對于外界傳言的13%凈利潤率,他澄清說,這一說法并不準確,凈利潤難以針對單一產品計算,但公司正通過提升運營效率來消化補貼成本。
在談及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格局時,黎輝指出,今年的"外賣大戰"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他表示,外賣渠道的普及有助于引導消費者轉向現制飲品和咖啡消費。瑞幸借此契機加快了門店擴張步伐,截至目前門店總數已突破29000家,遠超年初22000家的規劃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黎輝1974年出生于甘肅蘭州,擁有中國人民大學學士學位和耶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他的職業生涯始于摩根士丹利和高盛,2002年加入華平投資集團,2016年創立大鉦資本。作為瑞幸咖啡最大的外部投資者和控股股東,大鉦資本在瑞幸發展歷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瑞幸咖啡2017年10月在廈門成立,2018年獲得大鉦資本兩次領投。2020年財務造假事件后,大鉦資本于2021年和2022年兩次增資,最終成為控股股東。在最新發布的財報中,瑞幸今年第三季度實現總凈收入152.87億元,同比增長50.2%,門店總數達到29214家。
對于市場關注的重返美國主板上市計劃,瑞幸首席執行官郭謹一此前在廈門企業家日大會上表示,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相關進程,但尚未制定明確時間表。當被問及是否參與過星巴克中國股權競購時,黎輝回應稱,雖然這是熱門話題,但大鉦資本并未參與。他認為中國咖啡市場容量巨大,不同品牌有各自的發展空間。
針對大鉦資本考慮競購Costa咖啡的傳聞,黎輝在采訪中未作回應。他表示,理解星巴克中國通過本土化策略為消費者帶來差異化體驗的意圖,具體發展方向需要本土投資者共同參與確定。數據顯示,瑞幸已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