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近日從鄭州圃田站緩緩駛出,標志著河南省正式開通首列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這趟編號為X8003的班列裝載著前副車架總成、輸送機部件和注塑模具等商品,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后,將穿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預計于11月30日抵達德國漢堡。
這趟班列由中豫港務集團鄭州陸港公司組織運營,全程運行時間約300小時,較傳統中歐班列縮短近30%。作為全國首趟直達漢堡的全程時刻表班列,其開行意味著河南中歐班列正式進入精準時效時代。通過跨國鐵路時刻精準對接和"優先編組、優先掛運、優先發車"的三優先保障機制,該班列成功破解了跨境運輸時效不穩定的難題,將原本波動的貨運周期轉化為可預期的高效服務。
鄭州國際陸港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劉旭介紹,傳統非全程時刻表班列在各國接續時刻不固定,受調度和換裝等因素影響,全程運行時間波動較大。此次新班列通過對標途經國鐵路時刻標準,嚴格執行停留時間限制,不僅壓縮了近30%的運輸時效,更節省了超過100小時的全程運行時間,徹底解決了"時效難預估"的痛點。
為保障班列高效運行,鄭州海關聯合沿線海關建立協同監管機制,推出"提前申報"模式,允許企業在班列發運前完成通關手續。同時優化口岸查驗流程,對班列貨物實施優先查驗、優先放行,確保貨物在境內存留時間最短化。這些措施共同構建起專屬"通關快車道",為班列常態化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據鄭州車站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該關共監管集裝箱15.1萬標箱,同比增長12.5%;監管貨物154.1萬噸,同比增長9.2%。在此期間,中歐班列(鄭州)開行2616列,同比增長49.4%,增速位居全國前列。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通關便利化措施,以更高效的服務支持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
自開通以來,河南省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總量已突破1.6萬列,開行量連續多年保持中東部地區首位、全國第二位。這條國際物流大通道有效突破了河南"不靠海、不沿邊"的地理限制,推動內陸腹地加速向開放高地轉變,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