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正式上市,為中大型純電SUV市場帶來新選擇。這款車型以25.35萬元的起售價驚艷亮相,提供了超長續航后驅版、四驅Pro版和四驅Max版三種配置,售價分別為25.35萬元、27.99萬元和32.99萬元。
在2025年的汽車市場中,消費者對于純電SUV的選擇愈發豐富。小米作為跨界玩家,此次推出的YU7旨在滿足家庭用戶的多樣化需求。為了深入了解這款車型,我們駕駛著頂配版的小米YU7 Max進行了一次小長途測試。
測試中,我們首先被小米YU7的座艙體驗所吸引。尤其是那塊被小米稱為“天際屏”的創新設計,它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屏幕,而是通過三組Mini-LED光源在前風擋下方投射出一條長達1.1米、亮度高達1200尼特的信息光帶。即使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其顯示內容依然清晰可見。天際屏的信息布局合理,關鍵行車信息始終保持在駕駛員視野前方,而導航、盲區影像等輔助信息則按需出現,不打擾駕駛。
駕駛過程中,小米YU7的底盤調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全系標配CDC連續可變阻尼減振器,Pro和Max版本還配備了雙腔空氣懸架。這套硬件組合使得車輛在行駛中對路面細碎顛簸的過濾非常徹底,相比小米SU7的戰斗姿態,YU7展現出了更多的從容與柔和。然而,它依然保留了小米品牌基因中的運動感,在快速過彎時,側向支撐依然到位。
座艙內,小米YU7的豪華感觸手可及。大面積使用Nappa真皮和軟包覆材料,達到了母嬰級標準。前排零重力座椅坐墊厚實,包裹感與支撐性上乘,有效緩解了長途駕駛的疲勞。但小米的野心不止于此,他們希望通過磁吸生態等創新設計,從根本上改變人與車內空間的關系。
全車預留了多達16個磁吸點位,車主可以隨意添加磁吸藍牙按鍵、紙巾盒等配件。YU7的車廂內還有許多貼心設計,如門板內隱藏的雨傘、后排座椅下方的儲物抽屜等。盡管網絡上對YU7后排空間有所質疑,但實際體驗后發現,無論是縱向還是垂向空間,其表現均優于特斯拉Model Y。
小米還為YU7配備了冰箱和新一代的EC智能調光天幕等配置,提升了乘坐舒適性。美中不足的是,后排座椅只支持加熱功能,不支持通風。后備箱上方的百變磁吸軌道也是一大亮點,其內部集成了120W供電能力和國際通用的1/4英寸螺絲接口,可以穩固安裝運動相機、小型投影儀等設備,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拓展性。
經過兩天的深度體驗,我們認為小米YU7的出現標志著小米汽車的進化。如果說SU7是小米向汽車行業展示技術功底的“開山之作”,那么YU7則是小米在贏得掌聲后,真正開始走向大眾、擁抱主流家庭用戶的“攻堅利器”。相比SU7在性能與操控上的極致追求,YU7更注重日常實用性、全家舒適性和對家庭場景的細膩洞察。
在能耗方面,我們駕駛的雙電機四驅版小米YU7 Max,在全程150多公里的綜合路段試駕中,表顯平均能耗為24.0kWh/100km。對于一款擁有龐大身形和強悍性能的中大型SUV來說,這一能耗表現雖不算突出,但仍在合理范圍內。
現在,關于小米YU7的所有信息已經悉數呈現。你認為25.35萬元的起售價是否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