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智能駕駛領域的宣傳亂象引起了廣泛關注。為規范市場,工信部發布了一項重要通知,對汽車生產企業的智能駕駛宣傳進行了詳盡的規定。該通知的核心精神包括四個方面,旨在確保智能駕駛技術的合理宣傳與應用。
首先,車企需全面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技術的測試驗證,確保技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次,明確界定系統功能的邊界,并制定詳盡的安全響應措施,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第三,車企在宣傳過程中不得夸大其詞或進行虛假宣傳,必須嚴格履行對消費者的告知義務,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最后,車企要承擔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致力于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整體安全水平。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也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文強調,若車企的虛假宣傳導致嚴重后果,如交通事故致人傷亡,將可能觸犯刑法,責任人將面臨法律的嚴懲。這一規定無疑為車企的宣傳行為劃定了明確的法律紅線。
針對當前智能駕駛領域的亂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執行主任張進華進行了深入解讀。他指出,部分車企濫用“L2+”概念,違規演示脫手操作,這些行為都嚴重誤導了消費者。因此,通知中明確禁止使用誤導性的自動駕駛表述,重申了“組合駕駛輔助并不等同于自動駕駛”的原則。張進華還強調,企業應發揮主體作用,嚴格遵守法律法規,避免因誤導宣傳和產品偽劣而觸碰法律紅線。
隨著這一系列嚴規的出臺,國內車企的宣傳風向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在上海車展上,車企對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的宣傳風格與以往大相徑庭。以往常見的“智駕”、“高階智駕”、“無限接近L3”、“全場景”、“零接管”等夸大其詞的標語已經難覓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謹慎和準確的“智能駕駛輔助”描述,甚至有企業在發布會上多次強調相關功能的“輔助”特性,以避免誤導消費者。
多位車企高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夸大或過度宣傳智能駕駛輔助技術,不僅容易讓消費者對其功能邊界產生誤判,還可能引發潛在的安全隱患。因此,他們對相關部門對駕駛輔助宣傳進行規范表示支持,認為這有助于推動行業從激進的發展態勢轉向更為理性和穩健的發展道路。
車展現場還展示了多款最新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這些產品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都有了顯著提升。車企們紛紛表示,將積極響應相關部門的號召,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駕駛體驗。
同時,消費者也對此次車展上的智能駕駛輔助技術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紛紛表示,希望車企能夠提供更多關于智能駕駛技術的詳細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相關法規和標準也在不斷完善。相信在相關部門的監管下,車企將能夠更加規范地進行智能駕駛技術的宣傳和推廣,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選擇。
車展上還展示了多款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技術成果。這些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將為未來的汽車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