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近日揭曉了其2024年度及第四季度財務報告,數據表現強勁,刷新多項歷史記錄。這一積極成果隨即引發了市場的熱烈反響,花旗銀行隨即上調了對小米股價的預期,對其未來發展持續樂觀。
花旗的分析師團隊,以Kyna Wong為代表,在報告中指出,小米在物聯網、互聯網服務以及電動汽車領域的毛利率表現均超出了花旗的預期。然而,由于安裝服務成本的急劇上升,整體毛利率略低于預測。盡管如此,分析師們仍預測小米將在2025年實現智能手機出貨量1.82億部,毛利率達到13.6%。對于電動汽車業務,他們預測2025年至2027年間,小米的電動車出貨量將分別達到40萬、70萬和100萬輛,相應的毛利率也將逐年提升至21.7%、23.4%和24.8%。基于這些樂觀預測,花旗維持了對小米股票的“買入”評級,并將其目標價從51.7港元上調至73.5港元。短期內,小米的AI智能眼鏡、MIX系列新手機以及YU7車型的發布將成為推動股價上漲的關鍵因素。
回顧小米集團2024年的全年財報,數據顯示該年度總收入較上一年增長了35%,達到3659億元,經調整后的凈利潤更是實現了41.3%的增長,達到272億元。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年出貨量達到1.69億臺,同比增長15.7%,貢獻了1918億元的營收,增幅達21.8%。
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業務在2024年首次突破了千億大關,全年收入達到1041億元,同比增長30%。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智能大家電、平板、空調、可穿戴產品以及一系列生活消費產品的收入增加。在互聯網業務方面,小米同樣表現出色,全年收入達到341億元,同比增長13.3%,創下歷史新高。尤其隨著小米全球化布局的深入,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了30%,達到110億元。
在創新業務方面,小米智能電動汽車在2024年實現了328億元的收入,占總體收入的9%。其中,智能電動汽車銷售收入為321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7億元,綜合毛利率高達18.5%。這一數據不僅展示了小米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初步成功,也為其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