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首次披露了AI業務的具體收入情況,展現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強勁發展勢頭。財報顯示,百度當季總營收達到312億元,其中核心業務營收為247億元。更引人關注的是,AI業務整體收入同比增長超過50%,增速顯著。
財報發布后,資本市場迅速作出積極反應。11月19日早盤,百度港股開盤漲幅超過3%;截至前一日美股收盤,百度美股股價上漲2.66%。這一表現反映出投資者對百度AI業務發展前景的信心。
從收入結構來看,百度AI業務已形成多元化格局。人工智能云基礎設施業務營收42億元,同比增長33%;AI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訂閱收入更是大幅增長128%。在應用層面,涵蓋百度文庫、網盤及數字員工等產品的收入達26億元;以智能體和數字人為核心的AI原生營銷服務收入28億元,同比激增262%。
百度正通過AI技術全面重構其產品與服務體系。在消費端,搜索業務成為首個深度改造的領域。今年7月,百度搜索啟動十年來最大規模改版;10月進一步升級文心助手的AIGC能力,新增AI圖片、視頻、音樂等8種創作模態。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近期舉辦的百度世界大會上透露,百度已成為全球搜索引擎中AI化改造最徹底的企業。目前用戶每進行10次搜索,就有7次答案以富媒體形式呈現。第三方數據顯示,截至9月,百度AI搜索月活躍用戶規模環比增長18.63%,達3.82億,連續三個季度位居國內首位。
在企業服務市場,AI技術的滲透同樣深入。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的下一代實時互動數字人、可自我演化的智能體"伐謀"以及無代碼開發工具"秒噠"2.0版本,標志著技術落地的重大進展。其中,"伐謀"已在運輸、能源、物流等多個行業投入實際應用。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卜快跑"第三季度全球服務次數達310萬,同比增長212%,業務覆蓋22個城市,累計服務突破1700萬次,穩居全球行業領先地位。
支撐AI業務高速增長的是百度構建的全棧自研技術體系。作為全球除谷歌外唯一實現從芯片到大模型全鏈路自主研發的AI企業,百度近期在技術領域持續突破。文心大模型5.0正式亮相,參數量達2.4萬億,具備全模態理解與生成能力。在11月的全球大模型競技場排名中,文心模型在文本任務評測中位列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算力基礎設施方面,百度昆侖芯已完成數萬卡部署。今年8月,昆侖芯成功中標中國移動十億級集采項目,標志著國產AI芯片在大型基礎設施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大會上亮相的昆侖芯M100和M300分別針對推理場景和超大規模模型訓練需求設計,將于2026年和2027年陸續上市。
作為算力調度平臺,運營十年的百度智能云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第三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達195.9億元,百度智能云以24.6%的份額連續六年位居榜首。在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該平臺同樣以16.6%的份額領跑行業。
持續的技術投入是百度AI戰略的核心特征。公司CFO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自2023年2月文心大模型發布以來,百度在AI領域的累計投入已超1000億元,并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投資力度。這種投入正在轉化為顯著的產業效應:企業級Agent平臺"千帆"用戶數突破46萬,開發量超過130萬;飛槳文心生態已吸引2333萬開發者,服務76萬家企業。
在產業合作方面,百度與招商局集團等龍頭企業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共同探索大模型在交通物流、綜合金融等領域的應用。這種合作模式已產生實際效益,推動百度美股股價在9月創下2023年10月以來的新高。資本市場對百度的發展潛力持續看好,高盛、招銀國際等多家機構近期紛紛上調其美股目標價,最高達243.6美元,整體估值826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