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2025中國AIGC創新應用論壇于9月12日在北京拉開帷幕。本次論壇以“從大模型到智能體,驅動AI新生態”為主題,吸引了眾多行業領袖與專家參與。愛立信中國區網絡產品方案總經理吳日平受邀出席,并圍繞“AI時代移動通信自智化網絡的轉型”這一主題發表了深入見解。
吳日平首先介紹了愛立信的悠久歷史與行業地位。作為一家成立于1876年的通信企業,愛立信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通訊設備服務商,并深度參與全球通信標準的制定。他指出,近年來AI已成為通信行業的核心關鍵詞,尤其是在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AI相關話題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
據吳日平透露,通過對全球100家領先運營商的調研發現,65%的運營商已制定并實施了明確的AI轉型策略,而在大型運營商中,這一比例高達88%。同時,跨行業聯盟與合作日益頻繁,例如英偉達與愛立信共同參與的AI-RAN聯盟,正推動產業協作邁向新高度。AI已被納入通信網絡演進的六大應用場景之一,標準化進程也在加速推進。
他進一步分析了通信行業與AI結合的內在動力。一方面,AI正賦能傳統通信網絡向自智網絡轉型,通過大語言模型、智能體及數字原生技術,提升網絡效率并催生新業務。另一方面,高性能移動通信網絡也在為AI應用提供差異化連接與云邊端算力協同等核心技術支持,盡管目前仍處于需求探索階段,但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在探討AI賦能網絡的具體實踐時,吳日平介紹了自智網絡的五個發展階段(L0至L5),并強調L3至L4的轉變是關鍵里程碑。L1至L3階段主要依賴系統輔助人工提升運營效率,而L4階段則實現人工監督下的網絡自主運營,不僅節省成本,更能推動新業務上線。目前,全球主要運營商多處于L1至L3階段,但預計到2030年,80%的運營商場景將達L4水平。
作為通信產業領導者,愛立信在自智網絡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吳日平表示,公司已實現全新一代通信產品的AI賦能,為自智網絡構建了堅實基礎。同時,愛立信積極推動標準制定與生態建設,通過開放合作促進產業繁榮。他特別指出,通信行業對可靠性的嚴苛要求,使得通信與AI的結合必須兼具技術能力與專業素養,而這正是愛立信的優勢所在。
在案例分享環節,吳日平介紹了愛立信與全球運營商的合作成果。例如,在丹麥與TDC的合作中,雙方實現了全球首個由TMF認證的自智網絡4.0應用場景,單站節電效果顯著,全網推廣后效益巨大。在沙特,愛立信通過意圖驅動的數據優化,使用戶平均感受速率提升27%;在馬來西亞,則助力DNB共享網絡實現網絡切片的自主智能化部署;在西班牙,通過智能關聯用戶投訴與網絡因素,減少14%的用戶投訴。
吳日平還強調了統一標準與開放生態的重要性。他表示,愛立信正全力打造開放的自智網絡生態系統,目前已成為無線自智網絡產業生態的最大擁有者,發布的應用超過63個,業務合作伙伴超61個,開源社區開發者近2000人,并全球提供32個測試環境,支持獨立開發者實現自智網絡應用。
最后,吳日平回顧了愛立信在中國市場的百年歷程。作為唯一參與中國1G至5G通信網絡建設的外資企業,愛立信持續為中國市場提供創新動力與服務支持。他堅信,開放的市場環境與統一的標準是通信產業繁榮發展的關鍵,愛立信將繼續結合全球經驗與中國實踐,為自智網絡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