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期貨行業的監管力度持續加強,多家期貨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因違規行為受到處罰。12月25日,福建、甘肅、湖北三地的監管局共發出了8張罰單,涉及中輝期貨莆田營業部、華龍期貨、宏源期貨湖北分公司和國金期貨湖北分公司等多家機構。
在這些罰單中,不規范提供期貨交易咨詢服務、風險管理及內控不規范、互聯網營銷以及資管業務等多個方面成為主要的違規點。部分處罰不僅針對機構,還涉及到了個人,甚至包括期貨公司的時任董事長。這些處罰內容在年內已多次出現,顯示出監管部門對期貨行業違規行為的零容忍態度。
具體來看,中輝期貨莆田營業部因不規范提供期貨交易咨詢服務和個別不相容崗位未分離而受到福建證監局的處罰。同時,該營業部的時任負責人也因未切實履行職責而被采取監督管理措施。國金期貨湖北分公司因聘用無期貨交易咨詢業務從業資格的人員進行網絡直播開展行情分析,以及網絡營銷缺乏有效內部控制等問題,同樣受到了湖北證監局的處罰。
宏源期貨湖北分公司也因期貨交易咨詢業務違規而受到處罰。據湖北證監局指出,該分公司的員工存在向客戶提供風險測評答案、不符合相關從業條件向投資者提供投資建議的行為。因此,宏源期貨湖北分公司及其員工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華龍期貨的罰單較為罕見,時任董事長、總經理、首席風險官和資管部總經理同時被罰。甘肅證監局指出,華龍期貨在開展金惠資產管理計劃時,未審慎核實部分投資者資產證明,未勤勉盡責,未全面了解投資者情況。因此,該公司及其高管均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被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從整體來看,12月以來期貨行業的罰單數量呈現增長趨勢。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12月以來期貨行業的罰單數量已經達到23張,涉及了15家期貨公司或旗下的分支機構。其中,期貨交易咨詢業務和互聯網營銷領域成為違規事項的多發區。僅12月以來,就有9張罰單提到存在期貨交易咨詢業務相關的問題。
除了上述的違規行為外,還有期貨公司因內控管理不完善、居間人管理不到位等問題而受到處罰。例如,大有期貨合肥營業部、寧證期貨合肥營業部因內控管理不完善被安徽證監局要求責令整改。中財期貨因經紀業務和財務管理存在不足,反映出公司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存在缺陷,同樣受到了上海證監局的處罰。
今年以來,期貨行業的罰單數量顯著增加。截至目前,年內期貨行業罰單數量已經超過160張,涉及的期貨公司或其分支機構約58家。這意味著,行業內近四成機構今年都收到了罰單。因期貨交易咨詢業務、互聯網營銷被罰的情況在年內較為常見,至少有30張的罰單與此相關。同時,涉及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及內控不規范的罰單也較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