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在早盤呈現低開震蕩態勢,滬指微跌0.04%,深證成指下滑0.32%,而創業板指則小幅上揚0.12%。截至午間收盤,全市場半日成交額突破1.1萬億元,但較前一交易日縮減超過1700億元,個股表現分化,超過4500只個股出現下跌。市場資金流向顯示,藍籌股更受青睞,龍頭股表現穩健,相比之下,小盤股則顯得較為疲軟。
盤面上,多個板塊表現活躍。水產板塊再度走強,開創國際和中水漁業雙雙漲停,成為市場亮點。鋰礦板塊也表現不俗,金圓股份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漲停,引領板塊上漲。然而,燃氣板塊則遭遇調整,勝利股份跌停。保險、深海科技、CPO以及鹽湖提鋰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而海南自貿、光伏玻璃、房地產和短劇游戲等板塊則跌幅較大。
在CPO概念領域,早盤再度活躍,聯特科技一度逼近漲停板,騰景科技、長芯博創、光庫科技和德科立等個股紛紛跟漲。Wind光模塊指數盤中漲幅一度接近3.8%,其中光模塊龍頭中際旭創表現尤為搶眼,一度漲幅超過5%,半日成交額超過120億元,最新市值約為5400億元。今年以來,中際旭創累計漲幅已高達284%,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際旭創作為一家領先的高速光互聯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為全球客戶提供高效的光模塊產品。其產品廣泛應用于云計算數據中心、無線網絡和電信傳輸等領域。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0.05億元,同比增長44.43%;實現歸母凈利潤71.32億元,同比增長90.05%;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70.84億元,同比增長90.54%。值得一提的是,11月10日,中際旭創公告啟動境外發行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進一步拓展其國際市場。
光通信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云計算公司的資本開支以及以太網光模塊和DWDM傳輸設備的銷售增長均超出預期。電信市場也開始顯現復蘇跡象,但大部分增長與數據中心互連(DCI)基礎設施相關。光器件和光模塊供應商正在積極擴充產能,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盡管市場可能會遇到一些波動,但所有新增產能最終都將被充分利用。
鋰礦概念板塊也再度走強,金圓股份連續漲停,天華新能、中礦資源、川能動力、融捷股份和鹽湖股份等個股紛紛跟漲。Wind鋰礦指數盤中漲幅一度接近5%。港股方面,天齊鋰業和贛鋒鋰業也表現強勁,一度漲幅分別超過7%和6%,寧德時代也一度上漲4%。中信建投研報稱,需求的強勁導致碳酸鋰月度級別短缺和去庫現象。據Mysteel數據,11月碳酸鋰月度供給約11.5萬噸,需求則達到12.8萬噸,短缺約1.3萬噸,市場持續去庫。同時,淡季消費不淡,訂單支撐可延續至明年,當前碳酸鋰供需矛盾已經從供給施壓轉向為消費驅動。中長期看,儲能需求的持續走強將使鋰電全產業鏈迎來一輪漲價潮,碳酸鋰供需基本面也將得到大幅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