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諾基亞貝爾會議中心,一場聚焦未來人機交互的深度對話引發廣泛關注。作為第六屆浦東新區移動通信創新應用競賽的核心環節,以“智能新同事——人形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為主題的圓桌論壇,由金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工會精心策劃,吸引了來自移動通信、工業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頂尖專家與行業精英齊聚一堂。
論壇現場,四位資深專家圍繞人形機器人技術展開激烈思想碰撞。他們指出,當前機器人已在運動控制、環境感知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但若要真正融入人類工作環境,仍需攻克成本控制、系統可靠性、安全倫理等核心難題。一位來自光成像領域的勞模工匠強調:“技術突破只是第一步,如何讓機器人既‘聰明’又‘可靠’,才是商業化落地的關鍵。”
與會專家不僅以理性視角剖析技術瓶頸,更以浪漫想象勾勒未來圖景。他們描繪了人機協同的多種可能場景:從工廠流水線到家庭服務,從醫療輔助到教育陪伴,機器人或將成為改變社會運行模式的重要力量。期間,“助企行”勞模工匠團隊還為參會企業提供一對一技術咨詢,針對具體痛點提出創新解決方案。
競賽同期推出的系列活動同樣亮點紛呈。一場名為“虛實之光 照亮未來”的科普講座,以通俗語言解讀元宇宙、數字孿生等前沿概念,揭示其如何從科幻概念走向實際應用。主講人通過大量案例說明,這些技術已深度滲透制造業、城市管理乃至日常生活,引發聽眾對未來世界的無限遐想。
在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氛圍中,“智讀經典·書香浸潤心田”職工閱讀活動為會場增添一抹寧靜色彩。主辦方精選涵蓋人工智能、科學哲學等領域的百余本圖書,免費贈予參會者。一位參與活動的工程師表示:“在技術迭代如此迅速的時代,持續學習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
活動尾聲,與會嘉賓集體前往東超科技上海城市展廳,親身體驗“無接觸交互”等創新技術。通過可交互空中成像裝置,參觀者無需觸碰屏幕即可完成操作,這種曾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如今已成為現實應用。一位觀眾在體驗后感嘆:“科技創新的速度遠超想象,今天的‘未來’可能就是明天的‘日常’。”
本屆移動通信創新應用競賽通過“競賽+論壇+科普+閱讀+體驗”的立體化模式,構建了一個集技術交流、產業洞察、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從理論探討到場景應用,這場科技盛宴不僅展現了浦東新區在前沿領域的探索成果,更為人機協同的未來圖景提供了多元思考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