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游戲界,一位資深編劇的離職往往能揭開不少幕后的故事。近日,曾為《龍騰世紀:審判》貢獻重要劇情的David Gaider,分享了他離開BioWare的幕后原因,揭示了公司內部龍騰世紀(DA)與質量效應(ME)團隊間的復雜矛盾。
Gaider透露,他在BioWare期間,兩大團隊間的競爭達到了白熱化,作為編劇的他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特別是在他被調往《圣歌》項目后,這種困境愈發明顯。《圣歌》原本計劃采用異形式科幻設定,但公司高層卻要求改為奇幻風格,這一決定讓負責該項目的ME團隊大為不滿。Gaider表示,團隊并不清楚這是公司高層的決定,反而將所有抱怨都指向了他,認為是他讓游戲變得“龍騰世紀化”。
Gaider坦言,ME團隊對制作RPG游戲的興趣并不大,卻要求編劇創造出符合BioWare水準的角色與故事,這無疑加大了編劇的工作難度。盡管他試圖通過妥協來滿足各方需求,但公司內部的偏見與誤解最終還是讓他心灰意冷。據他推測,這種偏見很可能源自EA高層,他們對質量效應的偏愛導致了龍騰世紀團隊在公司內部的邊緣化。
這種內部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龍騰世紀》系列的發展。Gaider認為,自《龍騰世紀:起源》后,該系列就一直面臨被砍的風險。而《龍騰世紀:影障守護者》中流露出的質量效應風格,也反映了編劇在公司偏好下的無奈妥協。這種妥協不僅影響了游戲的質量,也讓一群RPG老手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里失去了自我。
在BioWare工作了十七年后,Gaider最終選擇了離開,前往澳大利亞與他人共同創立了Summerfall工作室。與此同時,BioWare則更加專注于質量效應系列,而龍騰世紀團隊則似乎已不復存在。
而在電影界,一部改編自熱門游戲的電影《我的世界》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該片上映僅十天便取得了5.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成功擊敗了漫威的《新美國隊長》,成為2025年至今票房最高的好萊塢影片。影片中,飾演史蒂夫的杰克·布萊克意外出現在觀眾席中,勸告年輕觀眾不要盲目跟風。
盡管北美票房在《我的世界》上映前兩周還落后于去年同期,但該片憑借強勁的票房表現,成功縮小了差距。然而,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票房仍然少了31%。院線老板們期待著隨后上映的《雷霆特工隊》、《碟中諜8:最終清算》以及《星際寶貝史迪奇》等大片能夠推動票房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