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一場靜悄悄的變革正在上演。1月13日晚間,零跑汽車宣布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消息: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實現了凈利潤的轉正,成功提前一年完成了單季度盈利的目標。這一成就,使得零跑汽車成為繼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和賽力斯之后,第五家實現盈利的新能源車企。
回顧2024年,零跑汽車的整體銷售表現可圈可點。全年銷量近30萬臺,連續七個月刷新月交付記錄,尤其在第四季度,更是連續兩個月交付量超過4萬臺。這一連串的數據,不僅證明了零跑汽車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其盈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進入盈利俱樂部,意味著零跑汽車的競爭對手已經不僅僅是造車新勢力,而是擴展到了全球范圍內的主流汽車品牌。這一轉變,對于零跑汽車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股價方面,受盈利消息的影響,零跑汽車1月14日股價大漲13%,盡管1月15日有所回落,但市值仍然達到了433.18億港元,與極氪汽車處于同一量級。
零跑汽車的創始人朱江明,曾坦言造車之路的艱辛。2015年,他與大華股份的共同創始人傅利泉在杭州創立了零跑汽車。當時,朱江明對于造車的投入預估僅為幾十億,而實際上,這一數字最終攀升到了200億。盡管起步時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朱江明和他的團隊仍然堅持了下來,將公司命名為“零跑”,寓意從零開始,不斷奔跑,最終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在過去的幾年里,零跑汽車憑借著低價高配的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尤其是零跑C10車型,被譽為“半價理想”,在配置和體驗上與理想L7相差無幾,但價格卻更為親民。這一策略,使得零跑汽車在市場上迅速崛起,成為了一匹不容忽視的黑馬。
然而,零跑汽車的野心并不僅僅局限于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領跑者。朱江明曾多次提到“全域自研”戰略,希望通過技術優勢來塑造競爭壁壘。目前,零跑汽車已經實現了整車成本70%的自研自造能力,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具備全域自研能力且垂直整合度最高的車企。這一策略,不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
盡管零跑汽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零跑汽車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在高端化方面,零跑汽車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目前,零跑汽車旗下價格最高的車型為零跑C11,指導價在14.88-20.58萬元之間,尚未進入20萬元以上級別的行列。因此,如何在保持性價比優勢的同時,提升品牌形象和產品附加值,將是零跑汽車未來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零跑汽車還需要應對來自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在10-20萬區間車型市場,競爭最為激烈。很多新能源汽車品牌都在這一領域布局了多款車型,試圖通過“車海戰術”來搶占市場份額。因此,零跑汽車需要不斷創新,提升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零跑汽車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技術的不斷進步,零跑汽車有望在全球市場上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零跑汽車在未來的發展中創造更多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