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正步入其第136屆盛會的第二天。本屆廣交會線下展覽自10月15日啟動,將持續至11月4日,分三期進行,每期聚焦不同主題:“先進制造”、“品質家居”和“美好生活”。參展企業總數超過3萬家,其中出口企業近2.94萬家,比上屆有所增加。
本屆廣交會的一大亮點是“先進制造”,吸引了眾多境內外采購商的關注。自動化電池殼沖壓生產線、獨立式機械手和自動化送料機等新產品、新技術紛紛亮相,展示了中國制造的硬核實力。
智能制造展區尤為熱鬧,一家參展企業帶來的自動化電池殼沖壓生產線,專為電動汽車設計,每分鐘可沖壓80個產品,誤差控制在0.05毫米以內。該企業自去年首次參展以來,展位規模持續擴大,海外市場占有率也不斷提升。
在D區展館,涵蓋了2500多家參展商和4500多個展位,主要展示數控機床、數字化工廠等中國先進制造的最新成果。這些產品科技含量高、更新迭代快,正逐步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廣交會不僅是新產品、新技術的展示平臺,也是采購商尋找商機的重要渠道。許多境外采購商表示,每次來廣交會都能發現新產品,他們迫不及待地將這些新產品、新技術帶回國,以推動本國工業化進程。
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等相關展品也是本屆廣交會的熱門。一款新推出的右舵版新能源商務車吸引了眾多境外采購商的關注。這款專注于長途行駛且無里程焦慮的插電式混動商務車,極限續航可達1000公里左右。
光伏三輪車等以光伏為動力的出行產品也備受關注。這些產品功能多變、實用性強,還能適應各種復雜路面和鄉間小道。從本屆廣交會開幕至今,相關企業已經收獲了不少海外訂單。
電子消費品及信息產品展區同樣熱鬧非凡。如今的電子消費品不僅品類豐富、功能齊全,還細分了使用場景。比如針對不同人群設計的耳機、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智能會議平板等產品,都滿足了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本屆廣交會上,大批智能產品涌現,更多企業也在向創新、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根據展前調研,57.8%的參展企業采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工具改造提升產業鏈。
為了促進國內外市場對接,廣交會繼續推出“貿易之橋”供采對接系列活動。一家江蘇新能源企業在此活動中成功對接了一家阿爾巴尼亞的大型采購商,雙方有望在新能源領域進行深入合作。
廣交會歷來是跨國企業的重要采購平臺。接下來,廣交會將以采購需求為導向,在全球舉辦多場“貿易之橋”供采對接活動,助力企業拓展市場、拿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