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在6G無線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全新的超寬帶光電融合集成系統,為未來的6G無線通信鋪設了堅實的基礎。這項研究成果已在《自然》雜志上發表。
6G,作為無線通信領域的下一代網絡,面臨著在多樣化場景下實現全頻段高速信號傳輸的巨大挑戰。傳統的電子學硬件往往局限于單一頻段,而跨頻段或全頻段的工作則因器件設計、結構和材料的差異而變得極為困難。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北京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歷時四年,終于自主研發出了這款超寬帶光電融合集成系統。該系統能夠在0.5GHz至115GHz的廣闊頻段內實現高速信號傳輸,這一全頻段兼容的能力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
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展示了這一系統的強大功能。通過靈活的調諧能力,當信號在某個頻段受到干擾時,系統能夠迅速切換至其他安全頻段,重新建立通信通道,從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和頻譜利用效率。這一特性對于確保未來6G網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
北京大學電子學院的王興軍教授形象地比喻道:“這項技術就像是一條超寬的高速公路,而電子信號就像是行駛在上面的車輛。過去,車輛只能擠在一兩個車道上,而現在,有了更多的車道可供選擇。如果一條車道堵塞了,車輛可以輕松地換到另一條車道上繼續行駛,這樣就不會造成擁堵。”
該系統還融入了先進的AI算法,使其能夠自動規避干擾信號,確保網絡信號傳輸的安全和通暢。這種新系統的出現,預示著未來無線網絡將更加靈活智能,能夠在多種復雜場景下實現實時數據傳輸和環境精準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