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馬斯克又一次拋出了令人矚目的構(gòu)想。他旗下的百科項目Grokipedia,自今年10月上線以來,便承載著其宏大的愿景——打造一座面向未來的知識寶庫,甚至有朝一日能登上火星。
在與Baron Capital創(chuàng)始人羅恩?巴倫的交流中,馬斯克詳細闡述了Grokipedia的定位與使命。他強調(diào),這絕非對維基百科的簡單模仿,而是一部承載著人類知識保存重任的百科全書。他將其比作“現(xiàn)代版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旨在避免歷史上知識因災難而消逝的悲劇重演。
亞歷山大圖書館,曾是古代世界規(guī)模最宏大的圖書館之一,卻在公元前48年尤利烏斯?凱撒與龐培的交戰(zhàn)中,被無情的大火吞噬,大量珍貴的知識因此永遠消失。馬斯克深感痛心,他提出,為了防止此類悲劇再次發(fā)生,必須將知識以更持久的方式保存下來,比如刻進石板,用微縮字體記錄,并盡可能廣泛地分發(fā)。
馬斯克希望,即便人類文明遭遇最糟糕的結(jié)局,后世也能從Grokipedia中“看到我們走過的路”,并據(jù)此“重新發(fā)展”。這一想法,與其鐘愛的科幻作品《基地》中的核心設定不謀而合,展現(xiàn)了他對未來知識傳承的深遠思考。
然而,目前Grokipedia的內(nèi)容更新情況尚不明朗。網(wǎng)站目前收錄的條目數(shù)量為885279篇,與上月上線時保持一致,是否會持續(xù)加入新的內(nèi)容仍有待觀察。但馬斯克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此,他還計劃讓這部百科走出地球,未來將其副本送往月球、火星乃至更深的太空。
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xiàn),Grokipedia將更名為Encyclopedia Galactica,以向艾薩克?阿西莫夫和道格拉斯?亞當斯兩位科幻大師致敬。馬斯克曾于11月13日在社交平臺X上透露,等Grokipedia“達到足夠水準”就會進行更名,但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馬斯克進一步向巴倫解釋了Encyclopedia Galactica的目標:打造一個“面向全人類、完全開源的知識庫”。他強調(diào),開源意味著所有人都能自由查閱、使用,甚至可以用它來訓練模型,這體現(xiàn)了他對知識共享的堅定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