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領域迎來一則震撼消息:亞馬遜前掌門人杰夫·貝索斯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普羅米修斯項目”,并親自擔任聯合首席執行官。這位自2021年卸任亞馬遜CEO后逐漸淡出公眾視野的商業巨擘,此次高調回歸科技一線,立即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盡管新公司尚未推出任何產品,甚至未建立官方網站,卻在早期融資階段獲得6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41億元)資金支持。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AI初創企業的融資紀錄,更在資本市場寒冬中引發強烈反響。值得注意的是,這筆巨額投資發生在全球AI行業估值普遍回調、融資環境趨緊的背景下,凸顯投資者對貝索斯個人品牌與項目前景的強烈信心。
消息公布后,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發布簡短評論:“哈哈,不可能。Copycat(跟屁蟲)。”這場隔空交鋒瞬間點燃兩位科技巨頭間的競爭火藥味。兩人淵源頗深,早在商業航天領域就展開激烈角逐——SpaceX的“星鏈”衛星網絡與亞馬遜的“柯伊伯計劃”爭奪低軌道資源,藍色起源的“新格倫”火箭則與“獵鷹9號”形成直接競爭。本月藍色起源成功實現火箭一級回收,更被視為對SpaceX技術優勢的挑戰。
據知情人士透露,普羅米修斯項目已組建近百人精英團隊,核心成員來自OpenAI、谷歌DeepMind、meta等頂尖機構。另一位聯合CEO維克·巴賈吉的履歷尤為亮眼:這位物理化學家曾主導谷歌X部門多個顛覆性項目,包括Waymo自動駕駛技術,并參與創立生命科學公司Verily。這種“技術大牛+產業老兵”的組合,被視為項目成功的關鍵保障。
公司戰略定位聚焦AI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重點布局科學發現、藥物研發、機器人技術、航空航天及汽車工程等領域。這與亞馬遜現有AI業務形成鮮明互補——后者主要服務于電商推薦系統和云計算服務。分析人士指出,貝索斯此舉意在搶占“下一代通用人工智能”制高點,通過解決火箭燃料優化、新材料開發等復雜工程問題,重塑制造業、航天和醫療等傳統行業。
投資者對“空殼公司”的豪賭并非盲目。除貝索斯的個人號召力外,團隊構成的“全明星陣容”極具吸引力:既有DeepMind出身的算法專家,也有Foresite Labs的藥物研發科學家。更關鍵的是,項目瞄準的AI+實體產業賽道潛力巨大——當前主流大模型多集中于消費端應用,而工業級AI解決方案尚屬藍海。一旦突破技術瓶頸,可能引發新一輪產業革命。
馬斯克的嘲諷雖帶調侃意味,卻暗含競爭焦慮。特斯拉正在推進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和FSD自動駕駛系統,與普羅米修斯重點布局的汽車與機器人領域高度重疊。這種“技術路線重疊”與“商業版圖擴張”的雙重競爭,預示著兩位科技領袖的對抗將從太空延伸至人工智能領域。
貝索斯選擇此時入場并非偶然。隨著OpenAI引爆大模型浪潮,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加大AI投入。亞馬遜今年計劃通過債券融資150億美元用于AI基礎設施建設,摩根士丹利預測其與meta、Alphabet的年度硬件投入將達4000億美元。普羅米修斯項目或將成為亞馬遜AI戰略的重要拼圖,通過與AWS云服務的協同效應,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商業應用的完整生態。
“普羅米修斯”的命名頗具深意——這位希臘神話中為人類盜取火種的神祇,象征著技術突破與文明進步。貝索斯顯然希望借助AI之火,開啟新的科技革命。這場由兩位億萬富翁主導的AI競賽,或將重新定義未來十年的技術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