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網絡上廣泛流傳的一段視頻,理想汽車的一位高層通過社交媒體公開回應了關于其車輛在云南潑水節期間被車外語音指令解鎖并遭遇潑水的爭議事件。這段視頻顯示,在潑水節的歡樂氛圍中,一輛理想汽車的副駕駛乘客似乎因車外人員的語音指令而解鎖了車門,導致車內進水受損。
理想汽車副總裁劉杰明確指出,理想汽車并不支持通過車外語音解鎖車輛的功能,更不存在車外語音喚醒后打開車門的情況。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引用了內部實測的結果,并詳細解釋了事件的真相。
據悉,這段引發熱議的視頻發生在4月15日的云南潑水節期間。視頻中,一名坐在理想汽車副駕駛位置的乘客在試圖躲避潑水時,車外有人大喊“理想同學,打開車門”,隨后車門解鎖,車內瞬間被大量水花淹沒。事件發生后,車主表示車輛因進水而需要維修,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發了公眾對智能汽車安全性的廣泛討論。
劉杰進一步解釋說,經過對完整視頻的仔細核查,他們發現車門解鎖實際上是副駕駛乘客手動操作的,而非語音指令觸發。為了驗證這一說法,理想汽車的產品經理進行了兩項針對性的測試。在車外測試中,他們站在車外大聲喊出“理想同學,解鎖”,但車輛并未有任何響應。而在車內測試中,即使發出“理想同學,打開車門”的指令,系統也并未執行。
理想汽車強調,其車機系統的設計初衷就不支持通過語音解鎖車門的功能。雖然車外語音喚醒功能在特定場景下(如車輛上電且屏幕點亮時)可以控制車窗,但這需要用戶手動開啟相關設置。在本次事件中,理想汽車重申了其相關功能的安全邏輯,并表示將持續優化語音交互設計,以確保用戶的安全。
這一事件不僅讓理想汽車陷入了輿論風波,也給整個汽車行業敲響了警鐘。在智能化功能日益普及的今天,車企在追求技術創新的同時,必須更加重視用戶的安全需求,避免技術漏洞成為潛在的安全隱患。理想汽車的及時回應和實測證明,無疑為公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也為行業樹立了積極應對輿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