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千人會議中心,一場聚焦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未來的盛會——“2025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大會”圓滿落幕。此次大會以“共筑綠色算力大生態,共創人工智能新未來”為主題,見證了一系列關于綠色算力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重要成果成功落地。同時,“中國電信智算云專題會議”也在同期舉行,深入探討了智算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在當前國家“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綠色算力的發展顯得尤為迫切。隨著數字經濟的高速增長,算力已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融合創新,以及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全球算力需求呈現出爆炸式增長。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已達到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過30%。然而,算力能耗問題也隨之日益突出,傳統算力基建模式下的高耗電量已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痛點。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綠色算力基建應運而生。作為算力的核心載體,數據中心的能耗和碳排放問題不容忽視。通過采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和設備,如液冷技術、智能部件管理等,可以顯著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實現節能減排。同時,綠色算力的發展也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比如在制造業中,利用綠色算力可以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在能源領域,則有助于能源的高效調度和管理。
中國電信作為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積極響應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號召,持續推進綠色算力的發展。中國電信在多個地區進行了綠色算力的試點應用,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在中國電信臨港智算谷,通過采用彈性供電、彈性供冷等技術,數據中心的PUE值已降至國家新建數據中心標準的1.25以下,部分區域更是低至1.08。中國電信還在青海等地建設了綠色大數據中心,利用當地豐富的清潔能源和氣候條件,實現了數據中心的全年自然冷卻,進一步降低了能耗。
在智能算力領域,中國電信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和創新精神。中國電信精心規劃了全國“2+3+7+X”公共智算資源池布局,并在京津冀、長三角地區成功構建了國產液冷單集群萬卡智算池。其中,京津冀智能算力中心作為行業標桿,具備了承載千億到萬億參數大模型訓練業務的能力。中國電信還自主研發了“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實現了萬卡資源的高效納管和并行訓練,為智能算力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推動綠色算力與智能算力發展的同時,中國電信還積極構建開放合作的生態體系。中國電信發布了算力資源無關、訓推框架無關和開發工具無關的Triless平臺架構,提供一站式算力調度與AI開發服務,極大地提升了客戶訓推場景的效率。同時,中國電信還升級了“星海”數據智能中臺,匯聚了海量數據資源,為模型訓推和應用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持。這些舉措不僅降低了AI的使用門檻,還促進了智能算力生態的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