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折疊屏iPhone計劃近年來逐漸成為科技界的熱門話題。從最初的遙不可及,到如今頻繁的供應鏈泄露和技術細節曝光,種種跡象顯示,蘋果正穩步邁向折疊屏設備的新紀元。據多方消息,這款暫定名為iPhone Fold的設備,有望在2026年或稍晚的2027年與消費者見面。
蘋果在硬件形態上的創新歷來備受矚目,從全面屏到劉海屏,每一次變革都引領了行業潮流。此次折疊屏iPhone的推出,或將標志著蘋果自iPhone問世以來最具顛覆性的演變。那么,這款備受期待的折疊屏iPhone究竟會呈現何種形態?又有哪些技術創新值得我們關注?
作為科技行業的巨頭,蘋果在折疊屏領域的謹慎態度并不令人意外。面對市場上已經涌現的眾多折疊屏安卓設備,蘋果選擇了靜觀其變,并在背后默默布局。早在2020年,就有傳聞稱富士康已開始測試蘋果的折疊手機原型機。盡管分析師郭明錤曾預測該產品將于2024年發布,但顯然這些預測并未成真。直到近年來,關于iPhone Fold的爆料才逐漸增多,供應鏈和分析師的口徑也逐漸統一,普遍預測蘋果將在2026年下半年或2027年初推出這款設備。
屏幕技術無疑是折疊屏設備的核心所在。盡管蘋果曾與LG顯示有過合作傳聞,但最新的報告顯示,iPhone Fold的屏幕供應將由三星顯示獨家承擔。這一安排頗具戲劇性,因為三星不僅是蘋果的老對手,還是折疊屏領域的先行者。從Z Fold系列到Z Flip,三星積累了豐富的柔性屏幕制造和折疊鉸鏈技術經驗。為了匹配蘋果對顯示器質量的高標準,三星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來服務折疊屏iPhone項目。
屏幕尺寸方面,iPhone Fold預計將采用雙屏設計。外屏尺寸為5.49英寸,便于單手操作;內屏則可折疊展開,對角線長度達到7.74至7.8英寸,接近iPad mini的尺寸。內屏分辨率可能為2713 x 1920,像素密度428ppi;外屏分辨率為2088 x 1422,像素密度高達460ppi。更內屏將采用隱藏式前置攝像頭設計,而外屏則可能延續打孔方案。內屏還可能采用4:3的顯示比例,注重內容展示與文檔閱讀體驗。
耐用性與折痕控制是折疊屏手機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蘋果為此開發了一套高強度鉸鏈結構,并可能引入液態金屬作為鉸鏈核心材料。液態金屬不僅強度是鈦合金的兩倍,還具備良好的柔性與韌性,非常適合用在反復開合的結構中。蘋果還申請了一項屏幕自我修復技術的專利,通過特殊柔性材料與涂層,使屏幕表面的劃痕或輕微折痕能在日常使用中自動“愈合”。
在電池與芯片優化方面,蘋果也下了不少功夫。為了減輕整機重量并維持續航表現,蘋果計劃將顯示驅動IC從28nm制程升級為16nm制程。結合A系列芯片一貫優秀的功耗控制能力,iPhone Fold有望成為首款在折疊形態下仍擁有出色續航的設備。該設備還可能采用一塊5000mAh的3D堆疊電池、一個新的超薄meta Lens前置攝像頭以及后置主攝像頭和超廣角攝像頭。
價格方面,iPhone Fold無疑將是一款高端定位的產品。分析師預測其最終價格可能在2100美元至2500美元之間(約合1.5萬元至1.8萬元人民幣),遠高于普通iPhone的價格。盡管初期出貨量預計在300萬至500萬臺之間,但到2027年累計出貨量有望突破2000萬臺。因此,iPhone Fold更可能是一款面向高端用戶和“嘗鮮者”的小眾產品。
盡管目前關于iPhone Fold的具體信息仍不完全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蘋果正以前所未有的謹慎和雄心準備這款產品。在折疊屏領域,蘋果雖然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的玩家,但其憑借強大的設計能力和完整的生態體驗,有望將折疊屏設備推向主流市場。2026年,或許真的將成為“折疊iPhone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