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名為“洛書”的水能糧多模態推理大模型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攜手阿里云正式發布。這一創新成果標志著在水資源管理和能源調度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科學模型方面,“洛書”的底層架構基于中科院青藏所自研的“思源”(HydroTrace)模型,該模型通過時空多模態數據訓練而成,能夠輸出兩部分關鍵信息:一是直接用于水電生產預測的徑流量數據,二是描繪水文過程的高維數據。然而,這些高維數據對人類而言難以直接理解和應用。
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洛書”進一步接入了QwQ-32B推理大模型和Qwen2.5-VL-32B多模態大模型。這一組合使得用戶能夠通過自然語言,結合業務邏輯,對高維數據進行推理分析和可視化展示。用戶還能對復雜的熱力圖進行量化解讀,為區域能源時空一體化調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洛書”科學模型的訓練過程得到了“云工開物”計劃的支持,并全程在阿里云ECS上完成。同時,阿里云百煉平臺也為其提供了通義大模型的調用服務。目前,“洛書”大模型已正式在阿里云百煉平臺上線,集成了科學大模型、推理大模型以及多模態大模型的強大功能。
與傳統預測方法相比,“洛書”在準確率上提升了近20%,為解決氣候變化帶來的水資源與能源供給波動性問題提供了創新性的解決方案。這一突破性的進展不僅在水資源管理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也為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阿里云官方透露,“洛書”已在區域水電龍頭企業完成了兩輪內測,并獲得了水情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他們只需通過手機或電腦即可輕松訪問“洛書”,快速解析水文、氣象、氣候等多維度數據,實現水情、電量等資源的整合與優化配置,提升跨域協同調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