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別開生面的扇面藝術展在四川大學博物館悄然拉開帷幕,引領觀眾走進方寸之間的東方美學殿堂。10月11日,“云山千疊——四川大學博物館館藏扇面展”正式對外開放,展出百余件團扇與折扇書畫作品,其中不乏明代祝允明、沈周等名家之作,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歷史長河的扇面藝術盛宴。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扇子不僅是實用的生活物品,更是文人雅士情感與藝術的寄托。此次展覽通過“團扇及團扇書畫”、“折扇及折扇書畫”以及“巴蜀扇面書畫”三大板塊,全面展示了扇面藝術的獨特魅力。
步入展廳,觀眾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扇文化繁榮的年代。團扇與折扇,作為扇面書畫的兩大載體,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團扇書畫源遠流長,早在東漢時期已有記載,而折扇則于明清時期成為主流。此次展覽中的260余件扇面藝術藏品,正是這一歷史變遷的生動見證。
尤為展覽中展出了明代祝允明的草書扇面,這位“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書法造詣,讓觀眾贊嘆不已。同時,沈周、劉墉等名家的作品也悉數亮相,為展覽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蘊。
除了名家之作,展覽還特別關注了巴蜀地區的扇面書畫藝術。巴蜀之地與扇子自古結緣,成都的扇市更是歷史悠久。此次“巴蜀扇面書畫”單元,集中展示了清代巴蜀地區的扇面藝術作品,讓觀眾領略到了蜀地名家的藝術風采。
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汪東升表示,此次展覽旨在通過扇面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希望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將博物館打造成為臨展和特展的高地,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感受藝術的魅力。
在深秋的成都,這場關于扇面的時光穿梭之旅,無疑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文化的雙重盛宴。無論是團扇的溫婉雅致,還是折扇的灑脫不羈,都在這一方寸之間,展現出了東方美學的獨特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