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公募基金四季報的全面披露,其重倉股陣容再度迎來重大調整。此次變動中,東方財富、寒武紀、中芯國際及長江電力四只個股新晉成為前十大重倉股成員,而紫金礦業、立訊精密、陽光電源及中際旭創則遺憾落榜。
引人注目的是,寧德時代在此次調整中成功登頂,成為公募基金的頭號重倉股。據統計,公募基金對寧德時代的持股市值已達到1708.37億元,相較于上季度增長了92.18億元。這一增長不僅鞏固了寧德時代的領先地位,更使其與昔日霸主貴州茅臺的持股市值差距顯著縮小,并實現了反超。目前,貴州茅臺的持股市值為1388.52億元,環比減少了229.9億元。
寧德時代的崛起背后,被動指數型基金的作用不容忽視。數據顯示,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寧德時代的倉位高達945.02億元,占所有公募產品在寧德時代倉位的五成以上。其中,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持有市值最大,達到188.46億元,寧德時代更是該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安創業板50ETF及華夏滬深300ETF等基金的持有市值也均在50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貴州茅臺的持股市值和持股數量均出現下滑。截至去年底,公募基金持有貴州茅臺的市值環比減少了229.9億元,持股數量也減少了147.65萬股。這一變動主要受到主動權益基金的減持影響,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持有貴州茅臺的市值環比減少了超百億元。
在前十大重倉股的其他席位中,美的集團、招商銀行、中國平安及五糧液依然穩坐其位。而新晉的東方財富、寒武紀、中芯國際及長江電力則展現了公募基金在科技領域的布局加強。特別是半導體板塊,其倉位正在顯著提升。以寒武紀為例,其持股市值在四季度增加了255.25億元,達到491.95億元,其中超六成的持股市值由被動指數型基金持有。
寒武紀在科創50ETF中位列第三大重倉股,而在科創板芯片ETF和中證人工智能ETF等主題ETF中,更是成為了第一大重倉股。上證50和中證A500等寬基ETF也在2024年12月將寒武紀調入成分股中。這一系列的變動無疑為部分主動權益基金帶來了顯著的超額收益,如銀河創新成長基金,在持倉寒武紀的過程中斬獲了近40%的收益。
相比之下,退出前十大重倉股的個股則受到了主動權益基金的較大減持影響。中際旭創成為2024年四季度被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減持最多的個股,環比減少156.03億元。陽光電源和紫金礦業也分別被減持了142.84億元和114.41億元。這一系列的減持操作無疑反映了公募基金在布局上的調整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