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權威科研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發布了《自然》增刊“2025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科研版圖迎來新動態。在最新榜單中,中國城市科研實力持續凸顯,首次占據全球科研城市十強半數以上席位,由上一年度的五席增至六席。北京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科研城市榜首,上海緊隨其后位列第二,其他進入十強的城市依次為紐約都市圈、波士頓都市圈、南京、廣州、舊金山灣區、武漢、巴爾的摩——華盛頓、杭州。
此次發布的榜單中,中國城市表現尤為亮眼,不僅在十強中占據優勢,進入全球科研城市200強的城市數量也超過40個,其中100強城市涵蓋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武漢、杭州、合肥、天津、西安、深圳、香港、成都、長沙、長春、濟南、青島、蘇州、重慶、廈門、福州、大連、哈爾濱、蘭州、鄭州、臺北、南昌、沈陽、昆明、寧波、鎮江等。值得注意的是,南昌在榜單中的排名持續攀升,成為近年來科研實力快速提升的典型代表。
根據榜單數據,南昌的科研排名呈現顯著上升趨勢。2021年,南昌首次進入“全球科研城市”榜單,位列第168位;2022年躍升至第141位;2023年進一步升至第106位;2024年首次躋身100強,排名第89位;而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榜單中,南昌排名大幅前進19位,位列第70位。這一系列數據表明,南昌的科研實力正在全球舞臺上加速崛起。
南昌科研實力的躍升,離不開近年來在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方面的持續投入。數據顯示,2024年南昌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突破2.0%,瑤湖科學島、未來科學城等重大創新平臺加快建設,年營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在人才引進方面,南昌全面實施新“人才10條”,2024年吸引14.49萬大學生和技能人才來昌創業就業,為科研創新提供了強勁的人才支撐。
在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南昌目前已擁有國家級創新平臺24家、省級創新平臺超500家。同時,通過積極引進大院大所,推動南昌智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等7家高端新型研發機構落地,城市創新能級持續提升。這些舉措不僅為南昌科研實力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其在全球科研競爭中贏得了更多主動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