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在2026財年第三財季(截至10月26日)的業績報告中,這家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龍頭實現了570億美元的季度營收,按當前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4054.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2%,環比上一季度增長22%。這一成績不僅刷新了公司歷史紀錄,更展現出AI算力需求的持續爆發態勢。
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回應了市場對AI泡沫的擔憂。他指出,當前AI發展軌跡與互聯網泡沫時期存在本質差異,AI技術正在實質性改變傳統工作負載模式。從數據中心訓練到邊緣設備推理,算力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趨勢,這標志著行業已進入技術驅動的良性發展周期。
核心產品Blackwell架構芯片的市場表現遠超預期。黃仁勛透露,云端GPU產品目前處于全面供不應求狀態,所有庫存已銷售一空。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當前未交付訂單總額高達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6萬億元),訂單排期已延伸至2026年。這其中包括即將于明年投入量產的下一代Rubin處理器,顯示出產業鏈對AI算力的持續旺盛需求。
財務數據進一步印證了公司的強勁增長勢頭。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AP)核算,本季度凈利潤達到319.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69.96億元),攤薄后每股收益1.30美元,同比增長67%。這種盈利能力在半導體行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反映出公司在高端芯片市場的定價權和成本控制優勢。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英偉達的業績表現不僅驗證了AI算力基礎設施的戰略價值,更揭示出全球數字化轉型的深層邏輯。隨著生成式AI、自動駕駛、科學計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高性能計算的需求將持續攀升。公司當前手握的巨額訂單和明確的產品路線圖,為其在AI時代保持技術領先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