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場總裁讀書會的活動中,一位嘉賓深入分享了其著作《利潤裂變》的創作歷程與核心思想。這位嘉賓擁有豐富的職業背景,曾在央企工作三年,打下堅實的職場基礎;隨后在三星擔任十年人力資源高級總監,積累了深厚的管理經驗;最后在上市公司擔任高管近六年,深度參與企業運營管理。如今,他創辦了國泰道合科技公司,并將多年實踐經驗沉淀為《利潤裂變》一書。
嘉賓提到,自己的職業生涯始于會計崗位,從最基礎的錄入憑證、裝訂憑證做起。這段經歷不僅讓他熟練掌握了財報解讀邏輯,更讓他深刻理解企業經營的本質。此后,他不斷學習提升,在五道口清華金融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如今還在哈佛商學院進修全球商業領袖領導力管理課程。正是這種持續學習的精神,讓他能夠將實踐經驗系統化、理論化,最終形成著作。
在分享中,嘉賓特別強調了努力的重要性。他以自身經歷為例,從職場小白成長為上市公司高管,再到創辦科技公司,證明了只要堅持努力,人生就有無限可能。他希望通過這本書,向職場人士傳遞一個信念:天賦決定上限,但努力支撐下限。
針對企業變革中的核心矛盾,如老人與新人的協同、舊體系與新體系的銜接、傳統業務與新業務的融合等,嘉賓提出了企業變革破局的三板斧。首先是戰功體系的重建,讓有資歷的員工和有沖勁的新人都能在體系中找到價值認同和發展通道。其次是支撐體系的構建,包括"人數場"體系,即搭建心理安全場和打造企業強平臺能力。最后是數字化協同的破局,通過推動數字化流程"穿行",打通LTC全流程,實現企業高效協同。
嘉賓還分享了一段個人經歷:在七八個月的高強度變革過程中,他體重從160多斤驟降至104斤。這段"向死而生"的經歷讓他對經營變革有了最直觀、最深刻的認知,也讓他在面對復雜經營環境時多了一份深度思考。他認為,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組織,穿越過一次生死線后,做事的態度會截然不同,那種篤定和膽魄會讓人敢于挑戰更難、更復雜的事情。
談到創作緣起,嘉賓介紹了其主導的企業經營變革取得的兩大核心成果:一是經營業績顯著提升,企業從負利潤到第二年實現4000萬利潤,第三年突破8000萬,第四年起持續穩定在1億以上,市值翻了近30倍;二是培養和發現了100多位真正的經營者,這些經營者聚焦毛利、利潤等核心指標,為經營成果負責。基于這些實踐,嘉賓希望將經驗分享給更多企業。
變革過程中,明確經營12條原則至關重要。這些原則讓員工清晰知道企業的事業目的與意義與自己息息相關,如何通過平臺成為更好的自己,并推行"透明經營"。嘉賓借鑒商鞅變法"徙木立信"的邏輯,建立戰功文化和透明文化,明確規則和回報,解決員工心理安全場的問題。
在打破部門墻方面,嘉賓提出先找到真正創造價值的一線經營單元,再搭建職能單元和支撐單元。他強調經營企業要先有經營人才,后有專業人才,通過找到一線經營的成功范例,鼓勵內部成立獨立經營單元。同時,建立核算模型,簡化核算,打造經營者能看懂的報表,并實行"定額后超額分享"機制。
嘉賓還介紹了階梯式合伙人機制,所有能明確收入、支出和利潤的一線經營單元都能參與戰功激勵。戰功評價標準包括經營結果創造和經營人才培養,避免"培養徒弟餓死師傅"的問題,確保企業人才持續涌現。配合戰功制的是"舉手制",只要有經營能力,任何人都能主動組建團隊、承接業務。
這場變革取得了顯著成果,直真科技于2020年9月23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嘉賓總結了變革破局的核心啟發:回歸理念共識,構建共同愿景;建立核算體系,做到"事先算贏";壓實責權利,讓責任真正落地;打造系統性變革,實現從理念共識到責權利機制、經營責任制,再到業績評價方式的全面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