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科研團隊在無線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據權威科技媒體報道,一款基于光電融合集成技術的創新芯片已經成功問世,這款芯片由北京大學電子學院教授王興軍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王騁團隊聯手打造,其研究成果已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
這款芯片的最大亮點在于其自適應、全頻段、高速無線通信的能力。傳統無線通信芯片往往受限于特定頻段,而這款芯片則打破了這一限制,實現了從“頻段受限”到“全頻兼容”的跨越。在所有頻段上,它都能提供50至100Gbps的無線傳輸速率,這一速度遠超當前5G網絡的傳輸標準,提升了2至3個數量級。
研究團隊提出了“通用型光電融合無線收發引擎”的全新概念,并基于先進的薄膜鈮酸鋰光子材料平臺,成功研發出超寬帶光電融合集成芯片。該芯片體積微小,僅指甲蓋大小,卻集成了寬帶無線-光信號轉換、可調諧低噪聲載波或本振源產生以及數字基帶調制等完整的無線信號處理功能,實現了系統級的高度集成。
實驗數據表明,基于這款芯片的創新系統能夠實現超過120Gbps的超高速無線傳輸速率,完全滿足未來6G通信的峰值速率要求。更為關鍵的是,該芯片在全頻段內性能一致,高頻段性能未見劣化,這為6G通信在太赫茲乃至更高頻段頻譜資源的高效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
這款芯片的問世,標志著我國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它不僅將為用戶帶來更加高速、可靠的通信體驗,還將為6G通信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這款芯片有望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無線通信技術的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