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市場在蘋果Airpods的引領下,近年來持續升溫,其中TWS(真無線藍牙耳機)更是成為了消費者的新寵。除了TWS之外,市場上還有開放式、頭戴式、頸戴式等多種類型供消費者選擇。
據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藍牙耳機市場出貨量達到了5998萬臺,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5%。這一數據與國內手機出貨量形成了有趣的對比,上半年國內手機出貨量約為5.6億臺,意味著每賣出大約10臺手機,就有1臺搭配了無線藍牙耳機,占比超過10%。
在藍牙耳機的細分市場中,TWS耳機占據了主導地位,上半年出貨量達到了3831萬臺,占比約65%。緊隨其后的是開放式耳機,出貨量為1422萬臺,占比24%。相比之下,頭戴式和頸戴式耳機的市場份額則較少。
那么,在這場藍牙耳機市場的爭奪戰中,哪些品牌脫穎而出呢?根據IDC的統計數據,小米以16.5%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第一,成為最大贏家。緊隨其后的是華為,市場份額為11%。漫步者、蘋果和OPPO也位列前五。值得注意的是,前五大品牌中,有四家是手機品牌,僅有漫步者是專注于耳機產品的品牌。這一現象表明,無線藍牙耳機市場已被手機廠商主導,傳統耳機巨頭如森海塞爾、索尼等已難以與之抗衡。
小米之所以能在藍牙耳機市場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與其產品定位密不可分。小米的藍牙耳機以高性價比著稱,當蘋果等品牌的耳機價格還在千元以上徘徊時,小米的耳機價格已下探至百元級別,最高也不過三百多元。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他們對耳機的要求并不苛刻,只要音質尚可、佩戴舒適即可。小米的藍牙耳機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性能強勁且價格親民,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
然而,盡管小米在銷量上獨占鰲頭,但在銷售額方面,它可能無法與華為和蘋果等高端品牌相提并論。畢竟,蘋果Airpods和華為的Freebuds等高端耳機價格遠高于小米的產品。小米需要賣出多副耳機,才能在銷售額上與這些高端品牌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