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蘋果未來產品規劃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據數碼領域的知名爆料賬號透露,蘋果計劃在2026年引入屏下攝像頭技術,這一創新將首先應用于iPhone 18系列以及備受期待的首款大折疊屏手機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采用了這一技術,新機型仍不會實現完全無孔的真全面屏設計。
據悉,蘋果的首款折疊屏手機有望在2026年正式面世,這款設備將配備一塊7.76英寸的內屏,分辨率高達2713×1920像素,而外屏則為5.49英寸,分辨率為2088×1422像素。據市場預測,該折疊屏手機的出貨量規劃將達到千萬級別,顯示出蘋果對于這一新興市場的巨大信心。
屏下攝像頭技術作為真全面屏手機的理想解決方案之一,其核心在于將前置攝像頭巧妙地隱藏于屏幕下方。這一技術的實現依賴于透明OLED屏幕以及高像素密度的像素排列設計。通過采用特殊像素排列,如鉆石排列或微透鏡陣列,提升鏡頭區域的透光率,并結合先進的算法優化,從而實現圖像的高質量還原。然而,如何在保證屏幕顯示效果的同時,確保攝像頭能夠獲取足夠的光線,成為了該技術面臨的主要挑戰。
為了克服這一難題,研發團隊采用了多層材料疊合以及光路折射優化等技術手段,以降低屏幕對光線的干擾。這些創新不僅提升了屏下攝像頭的性能,還為用戶帶來了更加沉浸式的視覺體驗。
屏下攝像頭技術的引入,將極大地改善傳統異形屏的視覺割裂感,使用戶能夠享受到無邊框的沉浸式體驗。無論是折疊屏還是曲面屏等創新形態,屏下攝像頭技術都能完美適配,為用戶帶來更加流暢和統一的視覺享受。然而,盡管屏下攝像頭技術在提升視覺效果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暗光環境下,由于屏幕透光率的限制,仍可能出現偏色、噪點以及解析力下降等問題。人像模式虛化算法也可能產生邊緣模糊的現象,這些都需要在未來的技術迭代中不斷優化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