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傳輸領域,輸電線路作為電能輸送的“大動脈”,長期暴露于野外復雜環境中,承受著雨水沖刷、冰霜侵襲、高溫炙烤等多重考驗。部分線路因服役年限較長、長期高負荷運行,逐漸出現老化現象,導致導線與線夾連接處的溫度異常升高,成為威脅電網安全運行的潛在隱患。這類隱患若未及時處置,不僅會加速導線絕緣層的老化進程,更可能引發斷線、線路跳閘等嚴重故障,甚至造成區域性停電事故,影響社會生產生活秩序。
針對這一行業痛點,一款名為TLKS-PMG-TP的輸電線路線夾及導線溫度在線監測裝置應運而生。該裝置通過高精度測溫技術與全天候監測能力,為輸電線路裝上了“智能溫度感知系統”,可實時捕捉設備溫度變化,為運維人員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其核心測溫模塊采用接觸式設計,直接貼合線夾與導線表面,測量范圍覆蓋-40℃至+120℃,精度達±0.5℃,能夠精準識別0.1℃的細微溫差,確保異常溫度無所遁形。
在技術設計層面,該裝置集成了多項創新功能。為保障測溫數據的穩定性,其外殼采用等電位設計,與導線保持電位一致,有效避免線路電磁干擾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供電系統支持太陽能與高性能聚合物蓄電池雙模式,可滿足野外長期無人值守的用電需求;數據傳輸方面,通過2.4GHz傳感器實現500米以上的遠距離通訊,并兼容4G/5G網絡,可將實時數據快速上傳至監控中心。當監測到溫度超過預設閾值時,系統可在5秒內觸發報警機制,為運維人員爭取處置時間。
在運維管理環節,TLKS-PMG-TP裝置推動了傳統模式的智能化升級。運維人員可通過PC端或移動端客戶端遠程查看導線溫度數據,支持對前端裝置參數進行在線更新、配置與調試,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裝置內置數據存儲模塊,可循環記錄至少30天的溫度狀態信息,為分析線路溫度變化規律、預測潛在風險提供歷史數據支撐,助力電力部門從“被動搶修”轉向“主動預防”。
目前,TLKS-PMG-TP在線監測裝置已在多地電網中投入應用,其精準的溫度監測與預警能力顯著降低了線路因溫度異常導致的故障率。通過實時感知設備健康狀態,該裝置不僅提升了電力傳輸的安全性,更為構建智能電網、保障能源供應穩定提供了技術保障,成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實踐案例。隨著技術迭代與功能優化,此類智能監測設備有望在更廣泛的場景中發揮作用,推動電網運維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