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6日的交易日內,盡管滬深兩市的成交量有所下滑,但ETF市場的活躍度卻呈現出顯著的增長態勢,資金通過ETF進行布局的跡象愈發明顯。
根據Wind數據的統計,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以超過50億的成交量位居榜首,成為當日成交量最大的ETF。而中證A500ETF的表現尤為亮眼,共有9只產品的成交額突破了10億大關。其中,國泰中證A400ETF和華夏中證A500ETF的成交額分別接近或達到了41億,緊隨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之后。
中證A500ETF的放量現象尤為顯著,從換手率這一指標上可以得到直觀的體現。華夏中證A500ETF的換手率高達22.36%,而國泰、華泰柏瑞、南方、易方達、廣發等基金公司旗下的中證A500ETF換手率也均超過了10%,部分甚至達到了20%。
據統計,僅在1月6日這一天,22只中證A500ETF的合計成交額就達到了330.85億元。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當晚凈值的更新,A500ETF中的頭部產品或將迎來不錯的資金凈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跨年期間,雖然各家基金公司在新發產品上相對冷淡,但在中證A500ETF的持營上卻競爭得如火如荼。截至上一個交易日(1月3日),22只中證A500ETF的合計份額已經達到了2661億份。其中,國泰中證A500ETF更是率先突破了300億份的大關。不過,由于凈值的回調,目前這22只產品的合計規模已經跌破2500億元,降至2486億元。
從年后的資金流動情況來看,投資者通過A500ETF抄底的現象十分明顯。僅在兩個交易日內,A500ETF的合計資金凈流入就超過了40億元。
然而,目前22只中證A500ETF的凈值已經全部跌至1以下,這是A500ETF上市后首次集體面臨較大幅度的市場回調。當前,這些ETF的凈值區間在0.909至0.969之間,表現最弱的產品距離0.8的凈值已經不遠。這一現象也引發了市場關于“全部被套牢”的爭議。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作為寬基指數,A500ETF受A股整體表現的影響較大。在市場整體調整的過程中,A500指數難以獨善其身。同時,指數自然會經歷牛熊不同市場形態的考驗。因此,投資者應該用更長周期去衡量跟蹤指數產品的表現。
在春節前這段相對清淡的交易期內,資金依然呈現出越跌越買的趨勢。根據Wind數據,僅在兩個交易日內,全市場股票ETF的資金凈流入就達到了300億元。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的凈流入達41.31億元,南方中證1000ETF獲31.51億元買入,華夏科創板50ETF則以30億元緊隨其后。國泰中證A500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南方中證500ETF、易方達科創板5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等產品的資金凈流入也均超過了10億元。全市場近360只股票ETF獲得了資金的凈買入。
在歲末年初之際,多家境內機構發布了年度策略觀點,普遍對2025年A股的走勢持樂觀態度。高盛等頭部外資機構也表示看好2025年A股的市場表現,認為近期國內政策的調整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據了解,當前券商、量化等境內專業機構和外資均在積極布局2025年的市場。在近日市場大跌的情況下,機構資金逆市增持了數百億元,重點買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成長行業,顯示出專業機構信心的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