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日韩久久影院,亚洲欧美在线观看首页,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最新,一级毛片在线观看免费

資訊在沃

桂海潮獲航空航天月桂獎:從大學教師成為航天員

   發布時間:2024-11-12 11:11 作者:周偉

記者 陳彥霏 鄒阿江

11月11日晚,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開幕前夕,第十六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廣東珠海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神舟十六號乘組航天員桂海潮獲英雄無畏獎。

據了解,我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后,需要進行大量太空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的他,成為我國首個從社會選拔的航天員。兩年多時間里,他經受了200余項高難度高風險科目的訓練和考核,最終在2023年,作為我國首位載荷專家順利完成了神舟十六號載人航天任務。

桂海潮在頒獎典禮現場(主辦方供圖)

頒獎現場

講述航天員感動瞬間

頒獎典禮現場,桂海潮分享了太空中的感動小故事。據他回憶,在執行任務期間,每天晚上都會與地面的支持人員開會,有一天會議結束后,地面的支持人員突然大聲喊:“神舟十六號,我愛你們。”“我們乘組三人聽后,心里特別幸福,然后大聲回答請重復,地面又大聲重復了一遍,這次我們回復謝謝,我們也愛你們。”桂海潮說,“在整個任務過程中,類似這樣的時刻很多,讓我感受到大家為了同一個航天夢奮斗,因為我們共同愛的是這份事業。”

因為老師身份的獨特性,桂海潮還對自己的學生寄予厚望。為進行太空授課,他指導學生完成了其中兩項實驗裝置的研發。學生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空間站成功演示,都特別的激動,備受鼓舞,也切身體會到了研究和創新的魅力。“我已經能夠想象這些年輕人長大后,成為我國空天事業的中流砥柱的情景。我也相信將來他們一定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桂海潮說。

高中時期

一顆航空夢根植心底

1986年11月,桂海潮出生于云南施甸縣姚關鎮,那是一個大山環抱、遠離城市的小鎮,他在高中時期就樹立了未來成為航天員的目標。從小鎮少年到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的載荷專家,桂海潮用30余年不間斷的熱愛和努力,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航天夢。

“我看到咱們美麗的家了,非常好!”這句話是航天員楊利偉從太空看地球的感受,那時候讀高中的桂海潮聽到這句話后心潮澎湃,一顆航空夢根植心底。不過當時的桂海潮已經近視了,他想,戴眼鏡應該當不了航天員。

為了離自己的夢想近一些,2005年,桂海潮懷揣著航天夢進入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習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大學期間他努力刻苦,一路攻讀博士學位成為了宇航學院的一名教師。

身份轉變

從大學教師成為宇航員

轉折點是在2018年,我國啟動招募第三批航天員,這次招募包括載荷專家。彼時,剛成為北航副教授的桂海潮立馬決定:“不管選不選得上,一定要報名。”桂海潮談到大學生活時,認為最重要的是學會做選。他說,“老師、同學、父母的意見都是參考,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做決定,鍛煉好這個能力會終身受益。”

在此期間,桂海潮把選拔當作一個探索的過程,經歷了住院體檢、航天城的訓練他擔心自己身體素質能不能過關,也期待著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2020年9月,桂海潮作為載荷專家入選為我國第三批航天員。2022年6月,桂海潮入選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

桂海潮在頒獎典禮現場(主辦方供圖)

夢想成真

搭乘神舟十六號進入太空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桂海潮與另外兩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進入太空。

這次任務對桂海潮來說意義非凡,作為中國航天員大家庭中唯一的“無軍籍”、戴眼鏡的成員,他打破了人們對航天員的傳統印象。在為期半年的太空之旅中,桂海潮主要負責空間站的科學實驗工作,他的專業背景和研究經驗在這里得到了充分發揮。

與傳統航天員不同,作為載荷專家,他需要完成大量精密的科學實驗操作,這些實驗涉及微重力科學、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等多個領域。

在空間站的日常工作中,桂海潮不僅要確保每項實驗的精確性和可靠性,還要及時處理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情況,這些工作對操作者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2023年10月31日,桂海潮隨著神舟十六號返回地球,這個戴著眼鏡上太空的宇航員從此家喻戶曉。

談到未來,桂海潮期待能再有機會飛上太空,去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

 
 
更多>同類內容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本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