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零售圈》發現,京東APP首頁自營秒送專區的“京東買菜”入口已更名為“京東七鮮”。標志著,京東“即時零售”業務線進一步整合,以應對來自美團、盒馬、抖音和叮咚買菜的競爭,同時也是內部提高效率,提高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回顧京東七鮮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它見證了新零售的變化,也是生鮮,前置倉和即時零售的案例史。
2018年1月,京東成立大快消事業群,將“生鮮事業部”與“新通路和消費品事業部”并行,京東生鮮獨立成為一級事業部,任命王笑松為大快消事業部總裁,2018年1月4日,京東首家線下生鮮超市七鮮7FRESH亦莊大族廣場店正式開業。標志著京東新零售業務的開始。當時,盒馬和超級物種分別開出了22家門店和26家門店,在新零售領域,還是盒馬與超級物種的天下。
2018年12月,京東生鮮與7FRESH合并,任命王笑松為負責人,向徐雷匯報。兩者的合并其實是京東生鮮線上線下一體融合戰略下的步驟。王笑松曾在京東生鮮 2018 年戰略發布會上宣稱,7FRESH 要在 2018 年年底前開出 50 家門店,5年內在全國鋪 1000 家門店,然而到 2018 年底,7FRESH 只開出了 10 家門店。此時的盒馬已經開出122家門店,年銷售額突破140億。
當時,阿里旗下盒馬鮮生、蘇寧旗下的蘇鮮生、美團旗下小象生鮮并稱“新零售四少”,加上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行業稱為“新零售”五霸,一場轟轟烈烈的新零售之戰打響。
2019年4月,京東啟動核心高管輪崗計劃,王笑松被調離原崗位,由王敬接任其職位。這被看做是京東7FRESH七鮮戰略調整的又一次轉折點。王敬是優吉客新零售創始人,此前一直在零售行業從業,曾任普爾斯馬特高級商品總監、物美集團高級副總裁、羅蘭貝格合伙人、華潤萬家首席運營官,后京東收購了優吉客,王敬加入京東,至此,接任王笑松成為京東七鮮一把手。
王敬上任后,推出了三項改革,一是"美食解決方案超市 "( Meal Solution Supermarke,簡稱 MSSM)的方案。京東旗下美食生鮮超市成為下來京東7fresh的門頭標志之一。其背后更是生鮮、美食加強型超市轉型的。二是,OFC(Operational Field Consulting)模式,七鮮將商業模式顧問、店面及品類規劃、全渠道管理系統(IT系統和數字化門店等)、供應鏈服務、APP線上運營、全渠道營銷推廣等賦能給其他傳統超市,幫助它實現全渠道拓展、店面升級、商品優化及運營服務提升。先后與唐山家萬佳超市和湖南步步高超市聯合推出合作門店。三是推出了兩個新業態,京東7FRESH推出兩個子品牌七鮮生活(7FRESH Life)和七范兒(SEVEN Fun)。分別定位為社區生鮮超市和寫字樓核心商圈都市白領休閑娛樂餐飲購物場景業態。
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12月份,七鮮7FRESH西安中登廣場店關門停業,是其全國首次關店。2020年4月2日,位于成都摩瑪新城的京東7FRESH七鮮超市發出公告稱,因經營策略調整,門店將于2020年5月2日起停止營業,這是京東7FRESH西南首次關店。2020年7月30日,京東旗下創新業態,新品牌“七范兒(7Fun)”北京銀河SOHO店宣布將于7月31日暫停營業,距開業不到半年時間。大步擴張背后的隱患進一步加劇。
2021年1月,京東七鮮再次換帥,接替王敬的是來自沃爾瑪的老將鄭峰。鄭峰自2000年加入沃爾瑪,從基層干起,2016年起,先后擔任沃爾瑪商場規劃副總裁和資產保護副總裁,離職前為沃爾瑪華東區運營副總裁。
鄭峰的上任,被業內認為是務實派的作風,改變了七鮮以往的“擴張”戰略,更加聚焦到務實的經營層面和優勢區域打法上。2022年12月,據媒體報道,京東旗下生鮮超市七鮮進行戰略收縮。七鮮將僅保留京津冀、大灣區重點區域運營,長沙、西安等非核心區域已關停退出,后期的一系列動作也驗證了當時的報道。
此后,七鮮對外的發聲極少,直到2023年京東20周年之際,新任CEO許冉上任后的首次公開亮相中,進行了高層變動、組織架構調整、重啟前置倉、開放第三方供貨等系列改革,在以上一系列大動作中,成立創新零售部及重啟前置倉引發了行業關注,創新零售部由京東老將閆小兵負責帶隊,經過重新整合調改后設立的前置倉事業部及七鮮事業部,2024年七鮮開始門店與前置倉融合,實現3公里30分鐘送達,進一步加速店倉融合速度。
2025年開年,京東七鮮再次加碼“店倉”業務,據媒體報道,6月底前,七鮮將在天津落地20家“店倉合一”業態。而前不久宣布首次進入天津的盒馬也傳出要做“1店+N倉”的模式,要知道,天津目前是七鮮的大本營,門店最多的城市。
直到昨天,京東APP京東買菜入口變為七鮮,被業內看做是一場沒有官宣的“合并”,是京東“生鮮”+“前置倉”+“即時零售”的進一步的融合,畢竟京東“多、快、好、省”中,“快”已經被眾多同行所超越,特別對于生鮮來說,“快”和“好”更重要,而“即時零售”和“前置倉”則是承載“快”的主要方式。
目前,市場上即時零售和前置倉主要分為兩種模式:自營模式和平臺模式。自營模式,就是入局者從品牌商或供應商處采購貨品,自建門店或倉庫,并建立自營線上平臺,負責商品的全鏈條管理,收入主要來自商品差價。代表性企業主要有盒馬、叮咚買菜、樸樸超市等;平臺模式,即平臺聯手線下門店,由履約方將門店商品配送至消費者手中,收入主要來自平臺服務費。代表性企業主要有美團、京東到家、餓了么等。
作為“自營”、“生鮮”和“運力”有天然優勢的京東,可能會通過“七鮮”打造更強的生鮮即時零售入口。
即時零售,即通過即時物流履約能力,連接本地零售供給,滿足消費者即時需求的新型零售業態。這之中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即時需求、本地供給、即時履約。
根據2024年商務部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3)》,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在2022年達到5042.86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2022年的三倍。即時零售不再只是“應急之選”,而已成為滿足消費者日常高頻需求的重要渠道之一。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即時零售開放平臺模式研究白皮書》預測,未來幾年,即時零售復合增長率將會繼續保持高位,預計到2026年相關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左右。
2024年12月份,商務部等7部門近期聯合印發《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針對零售業存在的“市場規模大、經營主體多,存在發展不平衡、優質供給不足、‘內卷式’競爭”等現實問題、及轉型的實際需要,特別提出一系列支持舉措,例如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平臺下單+就近配送,門店下單+即時配送)、鼓勵零售企業探索“店倉一體”等新業態。
山姆“極速達”服務依托于山姆門店的前置倉網絡。前置倉通常選址在城市核心區域,能夠有效覆蓋周邊3-5公里范圍內的消費者,確保配送時效。
而另一個即時零售+前置倉業務平臺的叮咚買菜,也在2024年交出了亮麗的成績。2024年全年,叮咚買菜商品交易總額達255.6億元,同比增長16.3%;收入230.7億元,同比增長15.5%。Non-GAAP標準下凈利潤4.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倍以上。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經營性現金凈流入9.3億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叮咚買菜也首次實現了全年GAAP標準下的盈利。
在《零售圈》看來,前置倉+即時零售模式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已經成為零售商發力增量業績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