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流傳著一份關于國內汽車企業高管薪酬的排行榜,引發了廣泛關注。針對這一排行榜中的信息,零跑汽車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朱江明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進行澄清。
在視頻中,朱江明公開表示,他目前的年薪僅為8萬元人民幣,這筆款項主要用于繳納社會保險,與網絡上盛傳的811.9萬年薪大相徑庭。他回憶道,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他曾分享過自己的創業初衷,強調自己并不追求股權或期權激勵,甚至在零跑汽車的發展過程中,他主動放棄了一切股份,總是在公司最需要資金投入的關鍵時刻,率先出資。朱江明坦言,他創立零跑汽車并非出于金錢的驅動,而是出于對電動汽車行業的熱愛與看好,將其視為一種事業追求,而非盈利手段。他進一步透露,自零跑汽車2022年成功上市后,他便停止了領取工資,僅靠每年8萬元的社會保險維持生活,這一度導致他在辦理簽證時因缺乏銀行流水而遭到拒絕。
與此同時,另一家知名電動汽車企業理想汽車的CEO李想,也因網絡上流傳的一份高達6.39億元人民幣的年薪信息而成為焦點。不過,理想汽車迅速對此進行了官方回應。據透露,李想在2024年的實際薪酬僅為266萬元人民幣。網絡上流傳的天價年薪,實際上是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的會計準則,對期權進行特殊會計處理所產生的費用,并非李想的實際收入。根據理想汽車的股票激勵計劃,李想要想獲得這筆激勵,不僅需要完成公司設定的銷售目標,還需額外支付每股29.26美元的費用。這意味著,如果李想選擇執行該期權計劃,他不僅無法獲得任何收益,反而需要自掏腰包約32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3億元。
這一系列關于高管薪酬的澄清,不僅揭示了網絡信息的真假難辨,也反映了國內汽車企業高管們對于事業的不同追求與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