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大家電部負責人單聯瑜近日通過一篇“小作文”形式的長文,對近期圍繞小米空調的爭議進行了回應,并表達了小米在家電領域的獨特立場與技術路線。
單聯瑜在文中首先表示,盡管工作繁忙,他仍決定出面澄清,因為比起無意義的爭論,小米團隊更加重視技術能力的提升。他提到,小米的企業文化深受工程師出身的領導影響,內部對工程師的激勵和支持顯而易見。
針對小米空調的市場定位,單聯瑜強調,小米自進入空調行業以來,就選擇了與傳統模式不同的道路。小米采用標準化和平臺化的策略,盡管產品數量不多,但每一款都力求“少而精”。通過高效的設計和制造流程,小米將研發資源集中在幾款爆款產品上,為用戶提供“極簡選擇”。
在技術細節上,單聯瑜指出,小米空調在電控板方面有著顯著優勢。在更小的尺寸內集成了更多功能,且用料更為扎實。例如,高壓電解電容的耐壓值高于同行,低壓電解電容數量更多,散熱器重量是對方的兩倍,這些都提升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壽命。
關于通訊方式的選擇,單聯瑜解釋了小米為何采用485方案而非CAN。他強調,485方案成熟穩定,速率更快,最高速率可達10Mbps,是CAN的10倍。485方案支持更快速的升級,使小米空調能夠像手機一樣持續進化,實現全鏈路OTA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單聯瑜還闡述了小米在智能家電領域的優勢。他表示,小米尊重傳統家電企業的積淀,但小米的優勢在于智能化。小米空調不僅具備高能效,還融入了全屋智能互聯生態,成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AI技術,小米空調能夠主動感知和調節,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舒適的體驗。
對于市場競爭,單聯瑜表示,小米倡導的競爭是基于為用戶創造價值和推動行業增長的。他強調,小米不會通過惡意拉踩來破壞營商環境,而是專注于產品和用戶。小米選擇的是一條效率驅動、智能引領、用戶至上的道路。
在回應網友關于上海閔行交付中心使用格力中央空調而非小米空調的疑問時,單聯瑜幽默地表示,小米中央空調在今年2月份才剛剛上市,因此還未能覆蓋到所有領域。
單聯瑜的這篇長文不僅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也展示了小米在空調領域的獨特視角和技術實力。小米以用戶為中心,注重技術創新和智能化體驗,正逐步改變用戶對中央空調的認知。